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身份的焦虑》。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纵观现代,衣食无忧而愁身份,生活平静而生焦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每个人都会间歇性地被各种焦虑裹挟着:隔壁老王升职又加薪,不经意间刺痛了自己停滞不前的现实;“别人家的孩子”时不时地冒出,让自己心生惭愧,默默感叹之余却只能望尘莫及……
本书作者阿兰·德波顿认为:焦虑的来源离不开我们的身份。然而身份是如何暗中催生焦虑的,我们又该如何减轻身份带来的困扰呢?今天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其中神秘的面纱。
①『阶级“斗争”』
何为身份焦虑?作者给出这样一个解释:人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世界”并非指普世之大。相反,它指的是我们频繁混迹的圈子:邻里、朋友圈、亲密关系、职场等。在这些圈子中,我们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子女、闺蜜、丈夫、同事和邻居……
为何身份问题会让我们寝食难安呢?作者在书中对“自我形象”作了一个生动的类比:“自我就像一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易地把它扎破。”换言之,他人的看法、喜好影响着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大好,在朋友圈发一条说说。有人点赞,心花怒放;无人围观,略显尴尬。路上热情地和一熟人打招呼,发现对方不理睬,就拼命检讨自己是否哪里做错;同时加入一个学习社群,时常感叹为何他人能火箭式爆发,而自己却总是裹足不前。
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看到一部热血爆棚的电影,你为剧中主角的励志而沸腾,为他的成功雀跃。哪怕现实生活中的你并不如意,你也不会因为巨大的落差而沮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深刻地明白屏幕中的故事只是虚幻,对现实中的你并不构成威胁,现实与虚幻在各自的频道相安无事。
如果对上述情景感同身受,说明我们已经陷于一个怪圈:过于在乎现实中同阶层人的反馈,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在感受。举个例子,你可能会羡慕世界首富坐拥万千资产,但换作隔壁一夜暴富的老王,你除了羡慕,甚至可能还会嫉妒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是对比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同层阶级“斗争”。殊不知这种伤害并非他人强加,而是因为自己画地为牢。
②『重建自尊』
懂得身份焦虑主要来自相同圈子的“相互较量”,那么该如何客观地看待和应对它带来的困扰呢?下面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到你。
001 有选择地听。写一篇文章,如果在下笔之前,左思右想怎样才能符合读者的口味,那么你永远无法开始动笔;行文以后,倘若评论区有一条差评就郁郁寡欢,极有可能你的写作生涯就止步于此。别忘了,谁都不是人民币,可以做到人人都喜欢。既然如此,别人说的话,有选择地听,关键自己做决定。
如果事无巨细地依靠他人指点过日子,就会像被操纵的玩偶,喜怒哀乐都拽在他人手中。他人意见可以听, 前提是多听那些在你心中有分量之人的话。
002 区分行为与评价。偶然突发并不意味必然中招。提高抗压指数,真正获得自尊,就大可不必把两个性质不同的事件画上等号。比如,一件事处理不好,与其说:“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真是太差劲了!”不如替换成:“我只是这一次没把事情做好”。
不要把打烂一个鸡蛋等同于失去整个养鸡场,重要的是学会客观分析。就如查理·卓别林所言:当我开始爱自己,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003 坚信能力发展观。全才,因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性而受热捧。但每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在特定时期内做到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与其临渊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除了学会取舍,针对自身有意发展但暂时薄弱的技能,学会给自己一服定心丸:坚持“能力发展观”而不是“能力静止不变”。比如,当你总是自叹自己演讲能力不如他人时,不必对台上侃侃而谈的优秀演讲者深感自愧不如,要相信通过学习,假以时日,自己也能有所提高。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解读了身份焦虑主要成因――同阶层不理智的对比,归根结底源于不客观的自我认识。为了有效减轻身份困惑,外观内省、重塑自尊,方为正道。
尽管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会在家庭、社会等人际关系,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中,肩负不同的责任和使命。但找到真我和初心,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才能与世界愉快地玩耍。英国著名作家、艺术家王尔德曾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如果“爱”是归宿,那么自知便是路标,指引你我一步步靠近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