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原来优秀的人有更深层的解读——读《精进》的四点收获

最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身边优秀的人,做同一件事情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他的成绩更斐然。同样学习一门课程,优秀的人收获的更多,而其他人好像是为了衬托别人优秀而存在一样。

在简书APP中,记得有个大三的学生,写的文章很受欢迎,也只是写文几十篇,就早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还开通自己的微课程,成为简书写作者中的佼佼者。

记得在知识管理课程中认识的文叨叨,当时还是群里的学委,短短几个月,开设自己的写作微课,是身边认识为数不多成长很快的案例,已经开始自己的知识网红之路。

同样阅读近百本书籍的阅读爱好者,但他总结书中所学,现在开微课可以分享阅读方法论,而且很受欢迎。

厉害的人天生自带优秀品质一样吗?无论做什么收获最大化。与运气有关?与智商有关?还是与什么有关呢?

去书中寻找答案

《精进》之前彭小六在课程中分享过此书,当初并不感兴趣并没列入清单。

上次当当网618年中大促,因为凑价格就收了《精进》这本书。突然发现这本书能解惑我的一些疑问,为什么不能成为优秀(厉害)的人。

这本书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 7个方面把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有着超出预期的深度理解、深度分析。

这也解释普通人与优秀人之间的差距,他们背后迅速成长,看不见模仿不着隐藏的部分吧。厉害的人好像把这种思维模式固化在习惯中,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但大多数人又成不了优秀(厉害)的人。

我到非常赞同马伯庸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本书的价值不只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厉害,更重要的是弄清自己为什么不厉害。

习以为常的事情,优秀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本周事情有些多,零碎时间看完这本书,试着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来分享这几点收获

1、生活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影响我们选择的是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假设”。优秀的人是经过缜密、逻辑的思考后再做选择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小到买什么样水杯,或者做职业规划,或者人生重要的决策。在选择时,会受“隐含假设”的影响。

我理解的隐含假设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假设。他的威力在于,先天存在,发现不了,但又时刻影响我们的选择。

假设公式:我认为——这样做——就会得到这个结果。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我们所愿。

比如我认为——晚上不吃饭(假设)——就能减肥(结果)。因此开始行动:坚持两周晚上或者更长时间没有吃饭,结果不降反弹,最后选择放弃。

生活在反反复复的验证我们的假设。但是对“假设”不做出修改,好像就是进入无法摆脱的僵局,结果也验证我们为什么还在原地,成为平庸的人。

优秀的人,发现这些假设不合理成分,挣脱假设带给思维造成的束缚。会进行复盘,反思这个过程,从原先无路可走的假象中走出来,发现新的途径,会主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方法:找出潜意识当中的假设;识别不合理的假设,进行修正;形成更灵活的思维框架,找到不同的可能。就需要这个新的关于学习的假设。

2、学习不仅仅接受知识,优秀的人探索知识背后的结构

学习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不是一味的闷头苦学。学习是有策略和方法的。

1)好的学习者也是好的提问者。

学习首先先学会提问。例如学习新的课程时问自己:学习课程前我已经具备哪些知识?我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我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可以去探索的?就是自我追问的过程,一个好的问题确实能引发我们主动思考。

但是无论向谁提问,最终答案都由我们自己回答,别人的答案只是一种推动,但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深向学习的起点。

2)学习继续深挖,把学到的东西继续深入事物的深层。

很多时候听完就听完了,看完也就看完了,并没有然后。就像福尔摩斯对华生说的那句话:“你只是在看,你并没有在观察”。

优秀的人,不仅仅只是听完了还需要对学到的新知识进入深度的分析。

听完后,回忆他讲的是什么?讲的那些内容,

我收获了什么?从他讲的内容看,那些内容是让我触动,让我有所收获。

这还远远不够还要继续深挖,课程设计是怎么组成的。他为什么这么设计呢?他的思路是什么,结构是什么?还可以把寻找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领域解决问题。这也是要重新构建我们知识体系的策略之一。

3)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实践。

想让学到的知识发挥最大化,可以迁移到其他的领域,或者主动分享,或去教会他人。如果只是感觉说的很有道理,不实践就百搭。

3、普通人平衡发展,优秀的人更突出长板

大多数人都是什么都会点,但都不精通。拿出一份拿得出手的技能挺难。

看那些优秀的人好像什么都优秀,但总有一项是最突出的,有一项技能或特长是站得住脚的,高于其他的。

并且专注在一个领域力,这段时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并要求做到极致。

就像简书大三的学生,因为专注在韩语,专注在语言上,在简书写作同样围绕韩语,因为突显的优势,让他轻松获得简书签约作者。文叨叨一上来就专注在写作上,结合自己过往经历的优势,一开始开微课就非常的顺利。

4、优秀的人往往是不可替代的

保持独一无二,才能不可替代,保持独立的思考,主动发现他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形成个人的竞争力,无论是职场中,还是自由职业者或者知识网红,让自己无可替代,才能让他人更容易记住你,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果都去追求社会统一的认可,拼命追求迎合主流,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做的事,最后的结果,不是被认同就是被忽略。


这本书价值:反思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厉害,为什么不能成为优秀的人。优秀的人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很多东西,他们好像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总有不同层次、深度的见解。这些思维已经形成习惯,让优秀成为成为他们一种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660评论 25 709
  • 最近感冒君来访,整个人都恹恹的。咳嗽咳不停,心肝肺都要咳出来,说话近乎歇斯底里公鸭嗓,我自己听着都会被吓一跳的既视...
    水清浅阅读 3,674评论 0 0
  • 1 今年元旦档电影不知道怎么了,好多都和“妖“”有关。 已经上映的《妖猫传》和《奇门遁甲》,将要上映的《妖铃铃》和...
    遇见兰月阅读 4,202评论 0 8
  • 今天早上起来后,你准备开始已经拖延多年的计划,你给自己打气,激励自己,准备走出第一步。 你开始准备享受胜利的果实。...
    雷鸣_a869阅读 1,443评论 0 0
  • 基本知识 resultMap constructor–实例化的时候通过构造器将结果集注入到类中oidArg– ID...
    stutterr阅读 4,0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