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一种趣味性较强的行文风格,把宇宙历史长河中的代表性事件,从人类这群管理员的角度编织成了《万物简史》。只要开始阅读本书,便一定会获益良多,哪怕是这个世界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其背后的原因也会令人感到惊奇。比如说吸血的蚊子之所以不会广泛传播艾滋病毒,竟然是因为蚊子自身能分解艾滋病毒!
读完本书,对这部历史有了大致的框架性认知,同时也产生一些反思,记录在这篇读后感里。
从客观世界到理论
我们所处的世界
整个宇宙里发生的事情好像非常随意,以至于诞生地球这么一个有生命的星球看似完全是个偶然。或许应该感激这种偶然,我才得以有机会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也许一个宇宙只是一次随机实验呢?同时有N个宇宙(N次实验),这些实验之间的差别不大,或许只有几个参数不同。N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这么多次实验中有一次刚好所有的参数都调整到了适合生命诞生的值。这是可能性其一,还有另一个角度。有N组宇宙实验,是地球的生命形式刚好能适应其中一组的值,所以就诞生在了这个宇宙里。而在别的参数设定下,则诞生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东西,可能是生命,也可能不是。
科学家们
这本书中的科学家——我们探索世界的主导者,给我留下了一些奇特的印象。
- 宗教。很多科学家都是教徒,科学研究在修道院里进行。
- 自我实验。有时候科学家的实验对象都是自己,甚至导致自己的残疾和死亡。
- 脾气暴躁。一些科学家动不动就和同僚开战,互相辱骂。
- 家里有矿。基本上都是贵族或者富人出身,才得以有时间和资金支持研究。
科学与破坏
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是了解世界的基石,没有这些基础科学的发展,人类也许还生活在黑暗与恐惧之中。但发展这些科学的同时,也诞生了很多有害的副产品。毒品开始在人间流通,大量未经处理的核废料被倾倒入海洋,铅、氟等元素已经广泛扩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
从无机世界到智慧生命
元素和有机物
地球上的元素并不都是自带的,有一些来自宇宙,这是曾经发生过陨石撞击的证明。同样被带到地球的还有很多有机物,这说明除宇宙中的其他天体上也有很多有机物,例如哈雷彗星本身就携带了大量的有机物(代欧奇希斯警告!)。那么地球上的有机物到底是原生的呢,还是从宇宙播撒来的有机物中诞生的呢?
生命的存在领域
生命最简单的形式,比如细菌,其生存本领之强令人吃惊,无论是火山、冻土、还是在地球深处,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尤其是深处的地下世界,存在多少古菌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果将他们全部挖到地表,那么整个地上世界都将被埋在百米之下。
进化与智慧
生物界发展至今,其不可思议程度完全不亚于前面所提的地球诞生。从一些毫无意义的有机质,发展为懂得自我复制的小个体,再到多细胞的自组织单位,最后到我们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这一历程中生物经历了许多次毁灭性打击,无论是气候恶化还是天体撞击,哪怕是95%的生物被消灭了,生命并不会因此一蹶不振,仿佛生命这种东西,一旦诞生,就无法从宇宙中抹去了。
人类作为被选中的地球管理员,有了智慧和意识,甚至可以赋予无生命体(机器等)一些简单的智慧行为。但我们好像并不擅长管理原生地球环境,人类活动灭绝了大量的物种,改造了地貌和气候,污染了大气和水源。即便如此,人类依然越来越繁荣。是否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呢?人类淘汰了大量不适合未来世界的物种,并且为未来一种我们还无法想象的“自然”环境做出了基础建设工作。这也是一种挺有趣的设想。
《万物简史》包罗万象,这里只是记录了一些个人所感。本书推荐给所有对人类及人类所处环境充满好奇心的读者,读完之后大脑里的某个区域定能得到极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