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父亲以前,我并不认为育儿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自认为受过高学历教育,个人性格、生活习惯以及三观都很正,对家庭的责任心也很强,只要我用心教,我的孩子一定是出类拔萃的。我根本不认为育儿是学问,也没有想到我在育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后来,在一些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学习,收获非常大。
第一个阶段,是参加早教机构的父母课堂和免费的公益讲座,零碎的学习育儿技巧。当时,在妻子的坚持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我们在孩子8个月的时候为她报名参加了早教。在这里,我参加了很多的育儿讲座,开始接触婴儿语言发展、terrible two、亲子阅读等等育儿的技巧和一些基本的知识。当我第一次听讲座,老师告诉我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哭闹,我听了以后感到无比震撼,我开始认识到原来育儿真的是有学问的,原来真有技巧搞定我的孩子的。这是我对育儿科学的初体验,我认为就是技巧,于是我开始痴迷这些技巧,把老师的讲座用手机录音,在跑步的时候反复听,也每次都陪女儿去上早教课。那个时候,我的孩子还不到2岁,我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自我感觉非常好,觉得自己的育儿商杠杠的,绝对是优秀奶爸。可是随着女儿的成长,我开始遭遇挑战,女儿的脾气越来越大,时常大哭大闹,甚至有一次在早教机构动手打我。我感觉特别受挫,优秀奶爸的形象逐步崩塌。我特别想找到原因,孩子怎么了?怎么样才能搞定她?我和早教机构的顾问聊,但没有获得有效的建议。
这时,我的学习开始进入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系统的学习一些育儿知识。在这个阶段,我参加了“正面管教”的培训课程,还阅读了《蒙特梭利教育精华》《孩子,挑战》、《敏感期》、《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等等十多本书。我开始了解一些孩子成长的规律,如敏感期,也开始了解一些不当行为的动机。了解以后就更能理解,面对孩子不当行为的接纳程度提高了很多,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对孩子运用各种学到的知识,打卡记录,反复思考,试图规范孩子的言行,让她做个乖孩子。我每天都在寻找孩子身上的问题,试图一个一个全解决。但我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并没有减少,还是会大发脾气,会对别人不友善,会不分享玩具,而且因为教养理念的不一致,我和妻子还开始了争执,她觉得我的接纳是纵容,我觉得她对孩子冷漠无情。我们也试图沟通后达成一致,但每次都不欢而散。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进入到学习的第三个阶段,育儿由向外转到向内的过程。妻子去外地参加了萨提亚的专业认证课程,我因为没法请假,自学了一些萨提亚的知识,但在南宁参加了一个萨提亚父母成长工作坊,我们互相探讨,互相鼓励成长。后来,我又参加了一个NLP教练培训,并开始自学九型人格。在这个阶段,我发现,当我的眼睛看向自己以后,我的育儿问题慢慢都解决了,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孩子整天都缠着我玩,困扰我许久的孩子不当行为好像越来越少了,而且孩子的很多行为都透露出对父母的深深的爱,不是取悦,而是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爱。这时,我开始思考是什么促成了这些改变。
在此之前,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哪怕我运用最新的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也不能很好的解决。其实,这些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自负感、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当我存在这些无名之相,我会把看书、听课当做是一种手段,一种可以管束、控制孩子的手段,这种动机本身就是包含有控制欲望的,因包含有控制欲望的动机衍生的行为自然也是包含有控制欲望的。无论语言表述上如何伪装,孩子们都能敏感地感受到这种控制欲望。而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不喜欢被控制的,都是极力反抗被控制的。而且当我怀着这些无名之相时,我对孩子行为的解读是偏颇的,与孩子的连接也是很弱的,所以我的很多教育方式都遭到抵抗。而当我学习的目的调整为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更好,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好爸爸,这种动机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向内心深处的拓展,不涉及到自己以外的任何别人,是不具有控制欲望的。这样的动机会带领着我不断反省、自我调整,不断进步。当我成长之后,再和孩子相处,不带恐惧、不带控制,孩子自然感受到我的变化,与我的连接自然也就到位了。这时候,不需要更多的说教,孩子的行为也就慢慢规范了。就像“正面管教”里面说的,要想孩子做得好,首先要让她感觉好。
一、育儿的过程其实是“向内看的过程”
如果家长自己不向内看,不剖析自己的生命,进而改变成长。那么对孩子的所谓教育,实际上也只是延续了父母给予自己的模式。
为人父母的旅程是从高度自恋的状态开始的。我们会不经意地利用孩子来填补自身的需要。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把自己想象成充满爱心、牺牲自我、辛勤哺育的家长。我们利用孩子医治自己过去的创伤,利用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其实,如果我们带着自负感教养孩子,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正确的,会驱使孩子进入我们的世界。而且最悲哀的是,当孩子在我们的专断下就范,听从我们的说教时,我们却感到自己是最尽责的最成功的。如果我们把自己从自负感中解放出来,然后朴素地观察孩子,他们会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当我们把孩子当成同一旅程中的旅伴时,他们对我们的改变将与我们对他们的改变一样巨大。
(一)形象的自负感
我们谁也不愿意被人当成不称职的家长,完美父母的形象自负感使我们将自己的尊严同孩子的行为混杂在一起。当孩子的行为违背常规的时候,我们就感到自己应该承担责任。一旦我们感到自己不够完美,达不到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感到焦虑,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掉价了。接着,我们就会表现得特别情绪化。
以前带孩子去和亲戚朋友们聚会时,如果她表现出不当行为时,我都会很紧张,虽然自己没有意识到是为什么,但其实潜意识里就是形象的自负感在作遂,我总是会苦口婆心地大段说教,而且还会表现得特别友善,因为这也是完美父母形象的要素之一。我会压迫孩子和其他人打招呼,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我的眼睛表面上都看着孩子,但心里想的其实是自己,所以反而经常会适得其反,场面完全控不住。但经过学习以后,我就放下这种想法了,我会去关注孩子的内心。前几天,我去接孩子放学,她想邀请小朋友去家里玩,这种情况以前也有,但那天晚上我有别的安排,只有妻子在家,而且妻子那几天正好不舒服,所以我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幼儿园立马就发脾气了,大声地说不要,用力地跺脚。被邀请的小朋友的妈妈也在场,幼儿园里还有其他老师也看到了。因为放下了形象的自负感,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压力,没有想快速解决孩子发脾气的问题,也没有想必须压制她认同我的想法。我当时看到的是一个委屈的孩子,发脾气是她正常的发泄方式。于是我抱起孩子,告诉她我看到她的委屈了,我也理解不能和小朋友玩的失望。我没有说别的大道理,我只是去和孩子的心连接,当连接上以后,孩子的情绪就稍微缓和一些了。我带着她离开幼儿园,在车上她还很难过,哭得很委屈,我一直回应孩子的情绪。等到回到家,孩子在我的安抚下缓和很多了,这时她才问我为什么以前可以邀请小朋友而今天不行。原来她以为我拒绝这个要求是某种她不理解的规则,所以她才会生气和委屈。我这时再把握的想法告诉她,她居然很快就理解了,也释怀了,还和我游戏起来。放下形象的自负感,和孩子的连接就是这么容易。
(二)完美主义的自负感
我们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帆风顺,一切都完美,但这种完美主义的情结会让我们无法与孩子的生活步调达成一致。当孩子没有按我们设想的计划行动时,我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会感觉完美梦想破裂了,看待事情的态度和角度就会变得偏激过火。
前段时间,孩子从早教机构毕业了,晚上要参加毕业仪式。我特别看重那天的毕业仪式,推掉了其他的工作和活动,精心安排了孩子白天的活动,而且还特意让她下午睡了午觉(一般周末她都不午休),到了晚上,我和妈妈精心打扮了孩子,自己也穿上特别精致的服装,带着孩子来到早教机构,满心希望能给3年多的早教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是到了拍照环节,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肯换上毕业服去拍照,无论我怎么劝说她都不肯配合。眼看着拍照时间就要结束,我一想到3年的早教没能完美结束,心里特别的焦虑,虽然我没有用武力强迫孩子去换衣服,但我已经生气了。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妈妈出马了,她没有像我这样盯着结果,她看到了孩子的内心,因为孩子穿了她最喜欢的冰雪奇缘的裙子,想给在场的老师和小朋友都看到她的裙子,所以始终都不肯换衣服。因为妈妈看到了她的内心,妈妈安抚她的话她都听进去了,后来也顺利的换上衣服照了相。后来我也反思,正是因为我没有准备好接纳毕业仪式的不完美,所以对孩子行为的解读也出现了偏差,认为她就是捣蛋就是不理解我,所以我的任何说教都没有收到效果。
还有一种完美主义,就是有的父母会把自己塑造得无所不能,决不允许自己在孩子面前犯错。但他们不知道,完美家长的执念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感和压抑感。在孩子眼中,这样的父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大身影,他们会觉得自己格外渺小,这会对他们认识自己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形成很大的阻碍。我有一位朋友,事业很成功,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坐到很高的职位。他在孩子面前也把自己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他在孩子面前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连炒股亏钱了都不会承认,还会说自己赚了钱。在他的影响下,孩子在接近40岁了仍然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样的老婆,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而且,因为害怕表现得不完美,这个孩子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畏畏缩缩,不敢往前。其实,笑着面对自己的错误,坦承自己的不完美,就等于告诉孩子,我们坦然接受现实,包括我们的错误行为。这也教会孩子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去探索生命和生活,不那么在意“看起来”怎么样或是表现如何。
(三)成功的自负感
很多人对成功的理解是僵化的,往往持有一些外在的衡量标准,高收入的工作、豪华的汽车、高档的住房、体面的朋友等等。一旦我们的孩子在某次考试、某项任务上失败,或者发现我们的孩子不那么锐意进取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似乎遭到了完全的失败,核心价值受到的威胁,情绪就会激烈的爆发出来。而我们忽略了一件事,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热情和冲动,只有彻底肯定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我们才能抓住为人父母的精神要领。我身边有位朋友,因为自己以前没有好好读书,所以工作并不好,虽然衣食无忧,但他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觉得社会地位不高。于是,他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能出人头地,为他争光。他拼命的压制孩子去学习,给孩子设定了很高的学习目标,从小学就开始每天陪写作业到深夜。在这样高压陪伴的过程中,起初,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错的,但是到小学的后半段,孩子的抵触和逆反情绪越来越强烈,孩子被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来,开始作业拖拉、胡编乱写,成绩直线下降。而我的这位朋友因为获取成功的核心价值受到冲击,反而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措施去压制,打骂和羞辱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到现在,孩子就要中考了,成绩已经落到了全班倒数,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越来越倒退。而且,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自我价值感特别的低,很容易就自卑,并且伴随着自卑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因为孩子希望用攻击性来证明自己的强大,所以孩子的社交也不太好,而这将是伴随他一生的创伤。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放弃替孩子书写未来的欲望,进入当下的境地,仅仅对眼前最真实的孩子作出反应。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见到孩子的本真,而不是我们期望中的样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彻底地接纳孩子,而不是在他们身上附加我们的设想和干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向孩子传递尊重和赞美的信息,避免他们戴上人格面具去生活。
(四)规范的自负感
我们往往希望孩子的一切活动符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规范,比如说,孩子要表现得彬彬有礼,行为举止要乖巧。我们会为孩子的各种活动定立僵化的标准,要求他们时刻做到有逻辑、讲道理、不越位,一切行为都按照我们设想的标准来执行。但孩子是活在当下的,是追求做真实的自己的,而且在幼儿时期,有逻辑、讲道理、不越位对孩子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与他们内心的感受是不一致的,所以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而父母亲会觉得孩子不符合心中的规范,会觉得威胁了我们渴望规范的自负感,就会感到情绪的波动。
有一次,我带孩子洗澡,那天想让她在浴缸中玩水,于是我给浴缸放热水。但是由于我们家主卫的电热水器买小了,所以我们不得不从客卫的热水器接水倒入主卫的浴缸。我拿着水桶接水,倒入浴缸。突然我看见孩子拿着她过家家的一个小容器来接水。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时的孩子应该坐等我放好水,可是这个淘气的孩子又要玩水了,在我这么辛苦接水的时候,她实在不让我消停。但是我控制住了呵斥她的想法,想看看她到底想玩什么。让我吃惊的是,孩子接满了水以后并没有在卫生间玩耍,而是小心翼翼地端着走到主卫,倒入浴缸。原来,她是看我提水辛苦,想出一份力帮我。当时我的内心感动得不行,也特别庆幸我没有制止她。如果我之前坚持自己心中的规范,认为我在接水工作时孩子就不应该来玩水打扰我,制止了孩子接水的行为,我的孩子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现在,我知道父母的觉知与否不仅能通过深藏不露的内在表达出来,也能通过外在的仪态表达出来。因为我们的觉知与否都包含在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解读中。如果我们带着抵触情绪主观地解释孩子的行为时,就很可能陷入气恼之中而无法自拔。如果我们放下自负感,平和客观地解释孩子的行为,就不会遭受负面情绪的困扰。我们的孩子并不打算刺激我们,他们只是表现出了真实的自我。
二、孩子会“带我们长大”
(一)向自负感发起冲击,不带情绪的去解读孩子的行为
消灭为人父母的自负感是我们通往觉知路上的必修课,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好在我们有孩子,孩子是我们生命的榜样,是我们修行的镜子,和孩子一起,我们的觉察变多了,我们的成长速度变快了。我们们需要承认自己的自负感存在,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控制存在,这对很多力求完美的父母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我们应该知道,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要诚实,诚实的父母,是觉知的父母。承认自负感的存在以后,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去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去探究自己的自负感到底来自于哪里,去探究我们内心底层的恐惧。当然,如果没有时间,我们也可以获得成长的,我们可以把孩子触发的反应和情绪视为精神成长的机会,直面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去记录、去思考,通过这个向导去找到我们恐惧的东西。因为,恐惧导致掌控,我们越恐惧,就越倾向于去把握住某种东西,以让自己有安全感。当我们将从来不曾见光的恐惧阴影置于聚光灯下,就获得了绝好的机会来克服自己反应过度的防卫心理。
有一些有益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审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比如,我们可以写日记或者是育儿打卡,书写的时候不要预先设想,只管将当时流淌出来的意识记录下来,自由地、联想式地写。这样的记录能消除我们的自负感。看着自己的念头跃然纸上,我们就容易将自己的身份同思想分割开来,我们会容许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和谐共存,这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内心的变化,以及我们是如何对孩子的行为作出不恰当的解读的,慢慢的,我们就可以渐渐触及想法与情绪下面的本质,那才是我们的真实自我隐藏之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培训结束之时,老师让我们打卡记录的原因之一。
有的妈妈喜欢练习瑜伽或静坐,这也是非常有益的和自己内心连接的方式。每天安排一段时间,集中意念,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专注于自己的内在,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如同呼吸一样在流动。我们会为我们的想法和情绪留一块小小的空间,可以借此摆脱压抑,实现自由的释放。
以前我的方式是跑步,我每天去跑步的时候都能把自己的思想放空,好好地和自己的内心独处。我会在跑步时思考,“我被什么刺激到了”,“我为什么会如此焦虑”。然后,我会一边跑步一边让自己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去找到内心某些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孩子找到通向内心的路。在那段时间,我特别享受晨跑的时光,每次跑完之后身心都非常舒畅。
在开始学习反省的阶段,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在浅层次上反省,比如,“孩子对我无礼,我就会生气”,“孩子不做功课,我就会发作”,“孩子乱发脾气,我就紧张”等等。这些都是表层的原因,大家可以再往深处想,我们为什么不接受孩子无礼、不做功课、乱发脾气,为什么会焦虑,去找到孩子激发出来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的源头,也许是我们的童年,也许是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被刺激的原因不在孩子,孩子只是偶然触发了这些情绪,我们就会从更加公允的角度做出回应。我们会不带情绪的去解读孩子的行为,更加容易看到孩子的内心,更加容易分析出孩子不当行为的动机,应对需要纠正的行为时,我们采取的方式也不会这么盲目和主观。同时,通过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起落,我们继而观察周围的世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实的中性一面,从而作出客观的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学习成长时候与家人、与同事的关系都更加和谐了。
(二)放下“伟大”的期望,在当下和孩子共同成长
当我们生活在恐惧和自负感中,我们就会有一个错觉,对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就代表我们越爱那个人。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当我们对另一个个体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当我们找到自负感的根源,认识到焦虑的症结不在外部世界而在于内心深处,我们就不会要求孩子追求外在的事物,也不会迫不及待的挖掘孩子的潜能,而是保持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去从平凡中体验不平凡。
年幼的孩子需要充足的空间发掘与表达自身的志趣,如果我们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孩子们会响应自身的呼唤,抒发自身的渴望,努力追究有意义的生活。因此,与其为孩子设定目标,让他们变成我们理想中的人;还不如设定目标让他们体现自己的本真,让他们相信自己天生的价值与能力。我们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期望,引导孩子进入丰富的内心获取力量。比如: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多大成就,但愿他们善于学习;
不要期望孩子对我们俯首帖耳,但愿他们尊重我们;
不要期望孩子盲目跟从我们,但愿他们征询我们的意见;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成功,但愿他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期望孩子不经历任何苦痛,但愿他们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不要期望孩子不遇到任何失败,但愿他们拥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如果我们放下那些“伟大”的期待,把目光从未来转向当下,我们就不再用孩子来修补我们自身的缺损,也不会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没有了控制,哪来的逆反?孩子们会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本真,他们不会用外部的指标——成绩、外貌、职业、财富、配偶等等——来衡量自己的内在价值,他们会有能力自己开创一片天地,那是我们的想象力不曾到达的疆界。
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我逐步明白,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在召唤着我走向更高层次的觉知。我不会再拘泥于我的孩子是否自己吃饭或者是否好好睡觉,我只关注是否为孩子和我自己的生活奠定好了精神基础。而且,一旦我的教养方法与自我觉知结成同盟,孩子行为层面的具体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可以轻松的走进孩子的内心化解各种问题,而且我自己也获得了清明的心智和精神。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全力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