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感觉生活苦闷无趣,便又看了遍《活着》,想以此来宽解内心郁结。
说实话,买过的书没有多少。有些买回来,感觉并无什么营养的就又转手卖掉了。能保留下来的,都是不舍抛弃的。
要说最珍藏喜爱的,《活着》也绝对算是一个了。
忘记在那里看到过,老舍说的一句话:
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这句话用在余华的《活着》一书上,再贴切不过。
我喜欢余华的作品,单单《活着》一本,这次已是我看的第三或第四遍了。虽然他的作品里有太多的“死亡”,甚至也有人评判他的作品是在刻意的堆砌悲剧。但我觉得:
悲剧——才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因为有了悲剧,人才学会了坚强。
就像书中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一样。家道的落魄和亲人的相继离世,面对一波又一波生活的苦难,福贵在别无选择中选择坚强的活了下去。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义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美国《时代》周刊2003年11月19日
内战,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福贵的一生几乎历遍了中国近现代这几十年的大事件。
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作为一个小人物,游弋在历史的长流中,虽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但他却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不气馁,勇敢接受着残酷的命运带给他们一家人的悲苦人生。
福贵被抓去当了壮丁,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他没有忘记回家的念头,无论如何,一定要活着回去。
活着,才是一切的根本。
目睹了龙二的枪刑,他想着:如果当初不是输得精光,那枪毙的就是我自己了。他对自己说:
“这下可要好好活了。”
活着,生命比金钱更重要。
面对儿子的死亡,福贵隐瞒着妻子家珍,却独自忍受着丧子之痛。因为他明白:
活着,就要在痛苦中坚强。
福贵历经女儿的去世,他在风雪中坦然的接受了这无情的现实。但外孙的出生也在黑暗中照亮了一些光明。
活着,就是要好好的活在当下,期待着明天更美好!
死,是一个过程。好比人的出生就是在走向死的边缘。
而亡,是指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但明天却并没有给福贵带来更美好的希望,妻子、女婿、外孙又相继的离世。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晚年只能同一头老牛度过。
“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这是福贵对自己的评价。
活着,并不是一种无奈,它更像是一种态度,一种“朝向死亡,向死而生”的态度。
就像作者余华自己说的: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 《活着》韩文版自序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斥丘村夫
一个用文字陪你谈心言志的公众号
您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