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一】解读

在这一章释迦摩尼是讲说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宝贝用来布施,这个因缘所得的福德是很多的,但是按照释迦摩尼的讲授,这个福德因为是不住相,没有福德相,所以才是真正的多。而且前面也对此的讲到,如果是去读诵、受持,乃至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甚至只是讲解四句偈的话,这个福德都是超过了这个布施所有宝贝的福德。因为如果是读懂金刚经的话,就是明白本来就没有福德相,所以才就是会更多。

这样的话自己也有个疑问,就是福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好像福德也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产物,它不是本质、不是本性,却也是一种存在,福德也会变化。而且在老子里,道和德是很重要的概念,德就是指道的蓄积状态,所以就是要来积德,这样所积累下来的德对于后面也都会有好的作用。不过虽然在这里在谈论德,就是始终要不住相的来看待,这样就不会执着于福德相。

这样不管是福德还是灾祸,也都是因缘和合产生的,而我只需要关注在倾听本心的指引上,本心是无形无相的,却又一直在指引着人去有所行为。所以当我在倾听自己内心的时候,我其实一直都在做着最顺应宇宙法则的行为,这样自己也不会为了去获得福德做什么事情,也不会为了避免灾祸去做什么事情,我只是自然的在做着我想做的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福德,自然而然的避免了灾祸。所以接下来要来倾听内心的话,还是需要自己再来精进,因为我需要学会放手,让自己去顺应生命之流。

【二】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三】译文

佛问:“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是很多。”

佛又说:“须菩提,假如福德有一个实体的话,如来便不可以说福德多了。因它没有实体,无可形容,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