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佛学知识

阅读《西游记》需要了解一定的佛学知识,否则,不可能读懂《西游记》,不仅如此,阅读《水浒传》《红楼梦》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佛学知识。

南怀瑾老先生说,儒家好比粮食店,中国人每天要吃;道家好比药店,生病了可以去看一看;佛家好比百货商店,闲暇无事进去逛一逛。是的,佛家浩如烟海,本文不可能讲透,只能说一点皮毛,辅助阅读名著而已。

01 世界是否真实存在?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这是不科学的,现代科学认为,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中子等组成,这些基本粒子又又夸克组成,而夸克又由一小段一小段能量组成。我们所知道的世界,都是由一小段一小段能量组成,真实的物质世界是不存在的。

佛学也认为,真实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上的一切,包括物质和非物质,都是由缘组成,缘就好比前文说的组成物质的一小段能量。比如一粒米,虽然我们看到这是一粒米,但这一粒米不是固有存在,而是空气、光、人力等成千上万个缘组成,缘聚而生。

佛说米,实非米,是名米!佛说这粒米,并不是米,而是把成千上万中缘汇聚成米的这个组合叫做米。这叫做三句义。又如,佛说福德,实非福德,是名福德!

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缘有多少种组合,无数种!因此可以组合成三千大世界!包括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

缘由聚合的时候,当然就有消散的时候。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所以,一切都是无常的!

02 山是山,水是水

佛家有三层境界:第一,山是山,水是水;第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第三,山是山,水是水!

举个例子,比如心经。不懂的人看懂心经,知道这是心经;稍微懂一点的看到心经,这就不是心经了,是智慧;修为再深一点,看到心经就是心经,智慧不可能是文字记录的东西。

再比如禅宗,有人问什么事禅,禅师说:“饥来则食,困即则眠”。有人说,这不跟小孩一样吗?不一样!因为禅师多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鲁智深刚到五台山的时候,困了就在禅床上睡觉,尿急就跑到佛像后撒尿,李卓吾说这是佛性,不定,这个时候的鲁智深还没有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纵观整个佛经,都是用否定之否定来演说佛法,即非法非非法。

什么是非法,非就是否定,就是佛先给你讲不是法,然后告诉你非非法,意思就是这些非法是错误的,那什么是法,无法用语言说,只能靠个体悟性。

03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家的最高境界是空,前面说过,一切都是缘组成,缘未生之时是空,缘灭之时是空。所以,修佛导向万法皆空。

比如《红楼梦》里的妙玉,修行人内心因该是空的,可是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居然嫌脏,要把杯子扔掉,洗洗再用都不行,心中多大的执念!

但这里有个绕头的问题,也是很多修佛者跨不过去的门槛。就是修佛者把所有观念导向空,但空本身是不是空?如果空本身就是空,那么导向空也导向哪里?

要注意的是,因果不会空,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如果要空,就不能碰因果,所以,佛法不是因果法。

04 莲花多多开,花开见如来

我们经常见到人拜佛,那么,拜的是什么?是佛像?当然不是!佛教认为,内心有佛,你就是佛,而当你拜佛时,要求你的内心必须有佛,那么拜佛时其实就是拜自己,也表明自己立志修成佛!当你内心有佛时,你就是佛,所见佛像当然也是佛,那么见到莲花自然也是见到佛!

同样,心里有魔,你就是魔,所以,西游路上的魔都是来自内心,西行之路其实是修心之路。

王阳明讲,此心之外,更无他物!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五星红旗,单纯从唯物主义角度讲,就是一块绣着五角星的布,但当你心中有信念或信仰的时候,那看到的就是国家的象征,民族的尊严,烈士的鲜血……

所以,见莲花即见真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