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茶。
这几年朋友的台湾伴手礼,除了凤梨酥,常常还多了一罐茶:耳熟的冻顶乌龙、阿里山茶,耳生的东方美人、文山包种。从草木香、花香,到蜜香、枣香、熟果香,风味不一而足。
惊异于台湾竟然有这么多茶,个个性格都极其鲜明。共同的特点是,好喝。
台湾虽不大,一条中央山脉却纵贯南北,加上太平洋的湿润海风,几乎让整个岛屿都拥有适合茶叶的风土。甚至有朋友说,你应该专程安排一趟台湾的环岛茶旅行,一路青山碧海相伴——美景掠过,即有茶园。
一时去不了,提前做做功课也行——邀请了台湾资深茶人罗敏妏师傅,告诉我们宝岛哪里有好茶。
1 | 历史
台湾有乌龙
就像30°北纬线穿过的大部分茶区一样,台湾也有茶叶生长的绝佳自然环境:
温暖(年均温18-25°c)
湿润(年降雨2000mm以上)
多山,多雾,土肥
现今,台湾著名茶园多沿中央山脉极其支脉而上,都位于山川秀丽之地。
如果说台湾多茶拜自然风土所赐,那么台湾茶多乌龙,则是历史原因决定的(台湾的十大名茶里,除了一款绿茶和一款红茶,其余全是乌龙茶):
虽然台湾古已有茶树,但真正可饮用的茶种,还是在嘉庆年间由福建移民带去。
随移民东渡的武夷乌龙茶种,经历了漫长的变革:从沿袭大陆传统的乌龙制茶、窨花乌龙茶到发明全新乌龙茶工艺。回溯中国茶叶的传播,历史总有相似之处,就像日本僧侣带走了绿茶,英国殖民者带走了红茶一样,乌龙茶移民到台湾,落地生根,最终也自成了一派:
如今,台湾乌龙和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并立,完成了乌龙版图的拼凑:
2 | 分类
台湾乌龙,不都叫乌龙
台湾乌龙有很多分类方式,我们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按照外形,台湾乌龙茶分为三种:条形,半球形,球形。
条形乌龙一般被称作“包种茶”,对,比如你偶尔听到的文山包种,就最为典型,外观自然卷曲,色泽墨绿而具油光,汤色蜜黄,花香幽雅,滋味鲜活灵动。
半球形的,台湾人才叫乌龙,这是台湾产量最大的茶类,制作过程细腻且繁琐,由于产区、品种、采摘方式及烘焙程度不同,品质和滋味也多样。在茶界享有盛誉的冻顶乌龙、高山茶就是代表。
剩下的球形呢,就是台湾的铁观音,台北木栅是唯一产地。
3 | 寻茶
知名品种有哪些?
文山包种
最初诞生自北部坪林乡,文山乃旧时古名。在坪林,文山包种品质优劣差异大,即便在同一产区、同一产季,价格都有可能相差十倍以上。
除了坪林,台北、桃园、石碇等地都是文山包种的优质产地。
文山包种又叫“清茶“,在台湾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低,所以外观偏绿。好的文山包种,应该入口清雅,花香纯净,不涩不杂。
冻顶乌龙
原产于台湾鹿谷乡冻顶山,茶区海拔600-1000米。冻顶乌龙制作工艺较复杂,发酵是风味形成的关键,一部分发生于茶叶萎凋、搅拌过程中(酵素性氧化),另一部分需要焙火完成(梅纳德反应)。
因此,冻顶乌龙的色泽呈褐绿,带油光,有焙火香气,滋味浓郁,能感受到特别的“喉韵”。
现在,冻顶乌龙在台湾也是制茶方式的代名词,所以非冻顶山产区的茶,也能自称冻顶乌龙。想买正宗地道的冻顶乌龙,还是要擦亮双眼看产区呀。
高山茶
(太贵了,买不起 😢 .jpg)
在台湾,海拔1000米以上算高山茶。
梨山乌龙,半球形
主要有三大高山茶区,分别是阿里山、梨山和杉林溪,其中小茶区里以大禹岭、拉拉山和合欢山为品质绝佳。尤其是大禹岭,海拔超过26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茶地,由于高山茶备受追捧,这里的茶常常拍卖出天价。
梨山茶园
高山茶园常年云雾弥漫,林木庇荫,日照时间较短,茶叶内含物质非常丰富。高山茶清甜,回甘足,汤色明亮,不同于文山包种的清香、冻顶乌龙的焙火香,天然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独有“山气”。
高山茶又被叫做“高冷茶”,看看价格,是挺高冷呢。
很多人去台湾,都会被安利高山茶。但是!
划重点:不要对高山茶太执着!因为好茶产量太少,价格昂贵,容易被坑~以及,低海拔也有好茶。
铁观音
台湾也有铁观音,毕竟福建移民嘛。
以台北木栅为代表,用红心歪尾桃茶树为原料,才可以被称作“正枞铁观音”。不是这种茶树做的,只能叫普通“铁观音”。具体原因,可以看之前科普过的安溪铁观音。
东方美人
又称白毫乌龙,这是台湾独有的名茶,特别之处在于,一定要被小虫咬一咬。因为茶叶五彩缤纷,也有人叫它“五色茶”。主要产地在北部,包括桃园、新竹、苗栗、坪林等。
东方美人是少有的夏季茶。芒种前后,梅雨连日,虫类大量生长,其中就有小绿叶蝉:
被小绿叶蝉咬过的茶叶会停止生长,卷曲发黄,带着小虫分泌的物质,蕴含出新的滋味(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东方美人的发酵程度偏高,茶叶红、褐、白相间,泡出的茶汤橘红鲜艳,有非常浓郁的蜜香。
介绍了五种台湾比较典型的乌龙茶,如果你对它们还不了解,可以看下图(按照发酵程度排序,风味也不一):
下次碰见文山包种和东方美人,再也不懵逼
也不会把冻顶乌龙当成高山茶了
约个时间
一起去台湾喝乌龙茶?
想了解乌龙全科普,
可以读我们之前写的系列文章
乌龙总科普:怎样喝乌龙,才不闹乌龙?
闽南乌龙科普:走哪儿都能喝到这款茶,为啥还是没感觉?
文 | 罗敏妏
设计 | 小绿
摄影 | 霈璇
编辑 | blublu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