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我的向往就不可抑制地生长。这种向往,既是对童年的回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敬重,更有一份家国情怀的抒发。
一、童年的美好回忆
物质相对贫乏的童年时光,有几个节日总是让我翘首以盼:春节,可以穿新衣、收压岁钱、吃糖果;清明节,可以在祭奠先祖后大口吃祭品,和表兄弟表姐妹闹做一团;中秋节,吃着月饼果蔬,听着美丽的嫦娥奔月的故事,遥望一轮明月;而端午节,可以兴趣盎然地跟着家人做各式香袋。挑色彩鲜艳的绸缎,打浪漫的彩缨,自由发挥的设计,认真地剪蒜薹杆,一针一线密密缝……然后“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一路跑去,和小朋友们一比高下了。手腕脚腕上的五彩丝线成就了人生最早的首饰梦。竹筐里满满的煮鸡蛋和大蒜在母亲的催促下,慢慢减少……劳动的快乐和自我创造的自豪感萦绕在心头很多天。
二、厨房和手工的文化传承
小时候的节日就是节日本身的样子,是中国文化的自然呈现。在节日中,我们自然认同自己华夏儿女的身份,不需要找归属感。插艾、做香袋、戴五彩线,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吃和着艾叶煮的鸡蛋和大蒜……在生活中享受着中国文化。
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着一束束的艾草,用于驱逐蚊子、苍蝇和其他飞虫是中医的智慧。在蚊蝇比较多的农村,买不到也买不起香水和香囊,戴手工制作的香袋和插艾草是异曲同工之妙,让孩子免于蚊蝇叮咬,既是朴素的中医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的智慧。五六岁的小女孩跟着妈妈或祖母,就地取材,把家中多年存起来做衣服的边角料挑挑拣拣一番,找出自己最心仪的花色,有模有样地照着剪,但总也不是他们的复制,不是这边短了,就是那边长了,反正缝制出来,那形状就是让人忍俊不禁。在剪剪缝缝中,中国传统的手工缝制技术、色彩搭配等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
端午节吃的文化更是中医智慧的生活化。那时在故乡的农村,我们一年到头不吃米,只是面食的天下,所以并没有“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的景象。新蒜刚下来,剥去外皮,露出红红的一瓣瓣,洗过后和着几片翠绿的艾叶、白白的鸡蛋入锅,这是端午节当天早餐的必备。煮鸡蛋是那个时代的奢侈品,但在我家,倒可以年年吃到,艾叶的清香给鸡蛋增味不少。煮蒜不那么受欢迎,却是母亲瞪大眼睛盯着要下咽的,因为有时喝冷水,吃西瓜,或者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凉,就等每人半碗煮蒜来赶走,预防夏天拉肚子。长大后,佩服了农人朴素的中医智慧。现在,咳嗽或者受风寒,厨房中半碗蒸蒜水就一解烦扰了。中华文化和中医智慧就在厨房中。
三、家国情怀的抒发
小时候,妈妈总是趁机讲各种爱国故事,爱国的种子就那样一点点发芽了。那时候,没有电视,几乎没有其他的书籍,一个村子估计也就订一份报纸,还在大队部。一个高小毕业的农村妇女,不知道妈妈怎么有那么多的故事可讲。
虽然不吃粽子,但妈妈却年年讲屈原爱国的故事。一年年的故事熏陶下,屈原的形象在少年的大脑中有多种的勾画:飘着胡须,站在汨罗江畔,流着眼泪,为同胞、为祖国,抱石沉江。也憧憬着,什么时候吃着传说中的粽子,站在江边,喂喂鱼……
口口相传的故事,潜移默化中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传递下来。我们做人的气节、骨气和观念也在节日中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
端午节,一个传承了一千年多年的节日,依然散发着艾叶的清香、弘扬着中国文化的浓厚、抒发着人们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