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看了他的诗集后,把自己从前的作品全都撕了,而他用了22个字,写就了这传世而伟大的孤独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站在台上,极目远眺,天地辽阔无垠,历史的尘烟仿佛在苍茫的天空下沉淀。


我极力回望,不见昔日的英豪。


他们的故事被时间吞没,化作史册中寥寥几笔。


未来茫然无迹。


后来的人们是否也会踏上这片土地?


是否也会在某个寂静的夜晚,与我有着同样的感慨?


天地如此辽远,而人的生命却短暂得像风中一缕轻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天地悠悠,无边无际,江河奔流不息,山岳沉默伫立。


它们见证了多少朝代更迭、多少豪杰兴衰?


面对这永恒的苍茫,人是如此渺小


如浪花轻拍岸边,转瞬便被吞没。


这高台之上,风自远方呼啸而来,吹乱了我的衣角,吹散了我的沉思。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既无古人同行,也无来者作伴。


唯有这天地,见证着我的叹息。


这一刻,


悲怆涌上心头,泪水不自觉地悄然坠下。


通天元年,契丹在李尽忠的带领下,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随后他带着妹夫孙万荣挥军南下,直指营州。


武则天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启用二十八位将军迎战契丹,并立刻下旨把李尽忠改名为:李尽灭,把孙万荣改名:孙万斩,以此鼓舞士气。


但由于这道圣旨中忙着给对方主将改名,而忘记任命周朝大军的最高统帅。


而诗人陈子昂,当时就在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手下任职。


武攸宜没有半天军事天赋,陈子昂提醒他可以派先锋军打出士气,被他直接无视。


气的陈子昂登上幽州的蓟北楼,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多少年过去了,已经没有人记得那个让诗人气愤郁闷的顶头上司,更没有人记得周朝败的那么惨的东征。


但所有人都记得,这独属于陈子昂的伟大的孤独。


李白一生狂放不羁,但当看了陈子昂的诗集后,他撕毁了自己从前所有的作品。


并从此以后,在诗里把陈子昂称作:凤与麟。


杜甫更是专门跑到四川去拜访陈子昂的故居,然后写下一首诗赞颂他。


用现代的话说,唐朝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大诗人们,不是陈子昂的迷弟迷妹,就是他的模仿者。


所以,他被称作“唐之诗祖”也并不为过。


大约1000年后,明末清初有个叫黄周星的文人,对这首诗做出评论: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


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