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享受的时刻大概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甜品店的一角捧着一杯奶茶发呆,任由眼神游走,思绪乱飞,不用集中精力去听别人讲话,不用理会无止境的消息,抛开一切嘈杂和纷争,想哭就默默流泪,想笑就微微一笑,若是疲惫不堪,脸上可以不挂任何表情,当然这也是防止自己因为表情太多而长皱纹的一个好方法。甜品的香味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超我的意识会提醒我甜品闻一闻就够了,我总是会点一杯半糖的奶茶,冬天的时候,可以暖手。喜欢冬季的原因大概也是如此吧,因为你总会自主地去感受温暖,冰冷的空气会让温暖的感觉更加明显。聆听着自己的声音,享受一个人的细水之欢,感受自我这个牢笼所带来的保护,将自己与世界的其他存在隔出一段距离,静坐的时刻仿佛变成了永世,那一小段距离逐步扩展为两个时空。
最近的一次自我聆听是因为对自己不满而产生的焦虑,整日整夜慌张,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箱子里,我不停地敲打这个狭窄的小箱子,而这箱子就像是孙悟空的头箍一样,我敲打的声音就是在为自己念紧箍咒,越是想脱离这种束缚,箱子会越变越小,直到自己身体被挤变形,喘不过气。可是我还是要装作若无其事,把箱子藏起来,不让人听到这般无力的声音,毕竟我还是要去“降妖除魔”的,怎能让人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软肋。是的,就像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轻易流泪一样,表达负面情绪的泪水一直以来被人看作是脆弱的象征,动不动就哭鼻子,说明这个人很脆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打击,成不了大事。
所以在小时候,我是一个很“坚强”的人,就算摔得很严重,我强忍着痛也要站起来一瘸一拐走回家,笑着和家人说,没事没事,也因此常常嘲笑妹妹因摔了个小跤哇哇大哭的样子。每次我特别难过想要哭的时候,我会逼着自己笑,使劲得笑,因为我实在不愿意成为那个“脆弱”的人,但有些时候,笑也抑制不住眼泪,不过我可以有足够的理由辩解,那不是难过的笑,那是开心的笑。我怎么会因一点点难过而哭呢,我不能因一点点难过而哭,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长大了,慢慢没那么“坚强”。一次和朋友们去酒吧喝酒,喝着喝着我就开始哭,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个朋友很严肃地批评了我,他说,“平日里看你这么活泼开朗,积极向上,没想到你也会如此脆弱,哭了一个晚上”,我顿时感到很羞愧,不知道该说什么,想把自己藏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来可以不必见人,二来说不定可以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同时也安慰自己,也许我本就这么脆弱吧。
哭,真的代表着脆弱吗?人从娘胎分娩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哭,不会哭的婴儿才不正常,而刚出生的婴儿只有通过哭才能吸入更多氧气,使呼吸器官开始工作,婴儿靠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靠哭来和外界对话,哭是先于笑的。哭,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想哭的时候为什么非要笑呢?为什么非要给哭这种再正常不过的情绪表达贴上一个脆弱的标签?在我看来,一切压抑自己的行为才是弱者的表现。听听自己的哭声,也许这是一段美丽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