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北京折叠》,小说很短,建议阅读后观看本文。
昨天出门的时候天上在落东西。
原谅我,第一眼实在没认出来那灰色的、团成一团的物体是雪。说实话,当时我心里耸然一惊,想起的是《辛德勒名单》那场大屠杀过后漫天飘舞的“灰”。
好在我还有丝理智,知道自己站在大北京的地界上,这种恐怖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拉起帽子,赶紧把自己和这雪隔离。毕竟看颜色就知道有多脏。
可能是被霾覆盖的天空太阴暗,我突然开始考虑霾的危害,突然想到街上那些不戴口罩(可能戴了也没用)的人,是不是和电影里看到“灰”毫无反应的人一样呢?
毫无知觉的生存在一场巨大的谋杀案边,好奇的张开双手触摸罪恶。只是我们更惨,我们已经处于漩涡之中,却如温水中的青蛙一样不知逃离。
我想象了一下在霾的影响下未来有多糟,又想了想怎么才能杜绝霾的产生,菜头叔的文突然就和《北京折叠》联系起来了。
菜头叔那篇文章,满是嘲讽的道出霾产生且长期不能消除的主要原因:工业污染。而工厂不能停工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机会和GDP的发展。这和折叠想象的未来世界,不谋而合。
《北京折叠》很短,一个小时不到就能看完。但意味深长,以第三层即最底层老刀为主人公,暗示随着机械化的到来,底层劳动力被抹杀的可能。
是不是听起来很恐怖?又好像离得很远无需关心。不是的,我担心这是我们的未来。
按照菜头叔的观点,工厂不予关闭是为了人口安置,折叠一文中生活在夜晚的三层世界之所以存在,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三层世界的人民似乎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他们被控制,且可以被替代,抹杀只是早晚的事情。
文中有两个地方给我极大触动。
第一个是:因为一份文件没有分发,第三世界苏醒的时间被延后。
对第三世界的公民来说,他们已然生活在一个由第一世界的“神”操控的世界,不幸的是,这些神有人的欲望和需求。
这意味着什么?当有天他们没有存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没有理由再被唤醒。
这和我们真实的世界多么相似。master 60连胜中日围棋高手,其实他是alpha的升级版。且不论人工智能成长的方式是什么,单一领域的突破速度已经足够让人心惊了。
当有一天,人工智能能够代替基础劳动力,现实生活中的“第三世界”人民,又会被如何处理呢?
第二个点:老刀冒险的原因,是为了抱养的女儿能上得起幼儿园。
这是在现实社会中,我担心的第二个问题—— 教育。
贫富差距在以人人都能感觉得到的速度扩展,教育成为彰显差距且进一步拉大差距的根本。
王烁大学问中提到,未来的中国可能会和美国一样,不同区最大的差别是教育水平。
书中老刀交不起幼儿园的学费,铤而走险闯入第一世界。未来,等级森严的“学区”可能也需要这样的冒险才能突破。
这两点,北京折叠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走向。雾霾不是终点,只是管理者为了“社会安定”“就业生存”不得不做出的妥协。而未来,远比现在残酷。
这部中篇小说,实在能让人联想很多。既有着科幻奇妙的科技美感,又连接现实尖锐的丑陋。
拿下雨果最佳科幻,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