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中睡我上铺的女孩,是个学霸型学渣。
所谓学霸型学渣,就是乍一看是学霸,仔细一看是学渣。晚自习九点半下课,她和学霸们在一起继续学习。寝室十点半熄灯,她会窝在被子里开小台灯到凌晨。早上她是醒来最早的,打着盹背单词。周末也时常留宿学习。努力如她,让我们永远都自愧不如。永远让我们觉得她下次能进全班前五。而又永远会在成绩单贴出来时打碎我们的错觉,她依然是倒数前五。
她是高三来我们班的。准确来说,是高五,她复读了两年了。那届高考,她还是考了三本,走了。
每次想起她,我都觉得可惜。她家条件很好,高考不是唯一出路。她体育也好,成为特长生也很不错。既然一向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本不必耗更多时间增加沉默成本。航行没有方向,每阵风都是逆风。她让我时常反省自己,这次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是在表演勤奋迷惑领导,还是目标明确在脚踏实地。
02
大学同学,就叫他阿牛吧,追女神,四年多了。
我说别追了。她已经拒绝你很多次了,你们就不是一路人。我这么说是因为她私下对我说过,“绝对不可能。”
阿牛不信天不信地不信命,信努力一定有结果,付出一定有收获。
我说。你鸡汤喝多了。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付出不一定有收获。努力的人多了,成功的能有几个。凌晨四点起来包包子的阿婆努不努力,包再多也包不成马云。你看你,生活费也不宽裕,又送零食又送香水,就是把自己送不出去。自己衣服也舍不得买开小灶也不去,怎么就不能像对她一样对自己呢。零食她想要,香水她想要,你,她不想要。怎么你就不明白呢。
03
阿里员工潘洋,连续工作12天,每天加班,终于加到了救护车里去,患上了抑郁症,后因不适应公司岗位,被劝辞。
他在控诉文《工号105751实名投诉阿里巴巴,终于我被你们逼死了》中说,“200个工作日,我加班150多天。我真的很努力,我人也很好,每次想到这些事情我真的不明白!我真的很累,死亡对于我来说会很轻松。”
我也真的不明白,一份工作已经让你感到死亡都更轻松一些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加班,还要连续工作,是不是如果不出事还要连续工作13天,14天,15天,直到出事为止?血肉之躯有自己的极限。为什么不停下来想想,丝毫不心疼自己。
知友@林下说出了我的心声
“做人应该少喝点鸡汤,不要给自己灌输太多成功的欲望,这样才能在身处不正常工作环境时果断脱身而出。成功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事根本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一点都不愿意加班,给我三倍加班工资也不加班。如果一个企业加班是常态,我根本就不会在这个公司工作。”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阿里吗。我见过。
那天我玩完游戏,钥匙落公司了打车去取,路过阿里。庞大的写字楼像一座玻璃监狱,大面积地亮着灯。我知道那里还有很多没回家的人。
也就是那一刻我知道,我和阿里不会有任何关系。
04
努力就有收获,人人都能成功。这种话最恶心。说的人知道有毒,奈何食客尤其爱喝。把复杂的事简单化,单向思维的人最喜欢。成功只和努力有关系,没成功只能说明自己不够努力,还得再加把劲。猝死在前线又如何,战争总是有伤亡的,不成功,不成人。
呵。
幸存者偏差在现世的意义就是媒体24小时只播放成功者语录,对失败者只字未提。成功者马云可以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没实现。健林可以说,先给自己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达到的小目标就是涨点工资。科比可以说,总是要有人成功的,为什么不能是我呢。但连五百万都没中过的你就不要心怀侥幸了。总是要有人成功的,他是亿分之一。总是要有更多的人衬托他的成功的,为什么就不能是你呢。
他们眼见于各种屏幕里,谆谆教诲还围绕在耳畔。却隐去了机遇等一切不确定因素,仅仅归功于成功。你看啊,16岁少女身价千万了,来啊,创业啊,反正有大把时光。你信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起死在沙滩上。
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
05
求之不得才是人的常态。
人世间绝大部分事情,是你努力了也不会结果的。村上春树难超越,然而他都还在陪跑诺贝尔。刘德华迷妹杨丽娟,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仍不得偶像。孵化器里无数创业项目,还没孵呢就碎了。努力就能成功人人都是富豪的时候,社会也就离动荡不远了。
人不拼一拼,也对得起自己。把自己拼进去了,才是对不起人。你累死累活能忍,家人撕心裂肺你看不见。搬起来的石头承受不住,容易折腰,还容易砸脚。
人不是机器,别一门心思拼到底。与自己和谈,与公司和睦,与环境融洽。是一种比努力更高的智慧。理性尽力跟莽撞用力看起来一样一样其实真的不一样。别做一个满口成功的拼命三郎,怕你赔了自己又折兵。
记得小先贝说的话,很多时候,真的不必太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