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娱乐至死:第一部分

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了前五章,即第一部分。本篇没有分析和思考,只是一些整理和摘录,所有内容全部来自书中。以后也许会进一步加以提炼或总结 ~


Chap 1 媒介即隐喻

“我们认识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信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

隐喻: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

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

    - 理解: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

    - 眼镜:身体和大脑都可以完善

    - 显微镜:提出了一个有关大脑构造的解释(非生物学而是心理学的)

媒介:指导我们看待和认识事物的方式,但其介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深化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人论》恩斯特 卡西尔)”

    - 钟表:把时间从人类活动中分离出来,使人相信时间能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独立存在

“分分秒秒不是上帝的意图或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被取代了。”

    - 文字:知觉革命——眼睛代替了耳朵成为语言加工的器官

“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 并给了我们震撼人心得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

    - 结果:人类思维方式 + 文化内容的转变

观点一:会话形式对思想表达有重大影响;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公众话语的方式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

    - 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非语言;电报使“今日新闻”得以出现

“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电视时代蒸蒸日上。不可逆地转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观点二: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

    - “十诫”中禁止以色列人制造任何具体形象

“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像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


Chap 2 媒介即认识论

“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一样。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性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但是,对于同种情形下可能出现的好处,我们也应该保持坦诚的态度。”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

电视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

认识论:一门有关知识的起源和性质的复杂而晦涩的学问

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共鸣即扩大的隐喻

“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的,它都有能力越过这个语境并延伸到新的未知的语境中。它能…引导我们组织思想和总结生活经历,影响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影响我们对于真善美的看法,左右着我们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

智力:人掌握事物真理的一种能力

媒介于无形之中影响文化

    - 原始部落(谚语和俗语)→ 法庭(法律文书、案情摘要、引证和其它书面材料)

    - 学术界(出版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胜口头语言;书面说明是“事实”,口头通知是传言)

    - 苏格拉底的审判(对希腊人来说,修辞是口头写作的一种形式)

结论1:对于真理的认识视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连的;“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一种文化认为用某种象征性是表达的真理是最真实的,而另一种文化却可能认为这样的象征形式是琐碎无聊的。”

结论2: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推论:一种文化的智力取决于其重要交流方式的性质(因为智力与掌握真理的能力相关)

    - 铅字文化:不借助图画就可以从容应对一个充满概念和归纳的领域

观点一:作者并不认为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认知能力的变化;而是认为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 变话语的结构。实现这种变化的途径:鼓励某些运用理解力的方法,片中某些有关智力和智慧的定义,创造一种讲述事实的形式从而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

观点二:作者提出的认识论变化还没有包括任何人和任何事;一些旧媒介及相关的规则和认知习惯都消失了,但其对话形式还将被保留下来,比如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

- 比喻:公共话语-被缓慢污染、最终达到临界点的河流→ 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

“即使河里的生命都已经死亡,这条河还是存在的,它的用途也还没有消失,但它的价值大大降低了,并且它恶劣的条件对于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铅字只是一种残余的认识论,它凭借电脑、报纸和被设计得酷似电视屏幕的杂志还会这样存在下去。想那些在有毒的河流中幸免于难的鱼儿以及那个仍在上面划船的人一样,我们的心中仍保留着过去那条清清小河的影子。”

观点三:以电视为中心的认识论污染了大众交流和相关活动,但它没有污染一切。作者不旨在攻击电视。

“给老弱病残、孤独寂寞的人带来无尽的安慰和快乐…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但其情感力量不容忽视”


Chap 3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形式决定内容的实质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我要探索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是怎样使公共对话变得严肃而理性的,而今日的美国又是怎样远远背离这一切的。”

美殖民地时代的美利坚人:依赖铅字的力量;宗教情感、政治思想、社会生活都深深根植于印刷品这个媒介。

    - 移民到新英格兰的人大多来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或阶层

    - 新英格兰城邦通过法令,要求建立“读写学校”,任何一种知识都通过铅字表达和传播

“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所谓学习就是书本的学习。”

    - 移民的英国人直接搬来高深的文化传统 →形成没有阶级之分的、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

“阅读蔚然成风。四处都是阅读的中心,因为压根儿没有中心。每个人都能直接了解印刷品的内容,每个人都能说同一种语言。阅读是这个忙碌、流动、公开的社会的必然产物”

17世纪末,一种本土文化开始起步:报纸 →人们开始了争取信息自由的斗争

“枪炮的发明使奴隶和贵族得以在战场上平等对峙;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

变化:美国人醉心于报纸和小册子,以至于没有时间来看书

19世纪:美国所有地区开始形成一种以铅字为基础的文化

19世纪中叶:高度而广泛的文化普及率 + 演讲厅的普及

美国是一个由知识分子建立的国家

铅字在公共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印象持久而强大:印刷品的数量 + 垄断地位

“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公共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并且这种形式日益成为所有话语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标准…谈话也是一种印刷文字式的口语”


Chap 4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到了19世纪末‘阐释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美殖民地时代的美利坚人:依赖铅字的力量;宗教情感、政治思想、社会生活都深深根植于印刷品这个媒介。

- 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之间的七场著名辩论 & “树墩演讲”

      -19世纪中叶政治话语的杰出典范

      -充分证明了印刷术控制话语性质的力量

“道格拉斯…需要的是听众的理解而不是激情,他的听众应该是沉思默想的读者,而他的演讲就是他们进行思考的文章”

  听众特点:

        -超常的注意广度

        -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

        -对于辩论内容的充分理解,包括历史事件和复杂政治问题的知识

“在这些听众的社会生活中,文化生活和公共事务已经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 电视文化:人们需要一种对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

- 到1858年,照片和电报的发明结束了理性王国的时代,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一直到20世纪才明显表现出来的

- 结论:流行于18到19世纪的美国话语以语言为中心,意义丰富,内容严肃

观点: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

“读者往往是孤独地面对文本的。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读者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

“读者必须和文字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由文字本身不受情感影响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结论:在18和19世纪,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

印刷术统治下思想日渐衰落额象征:报纸广告

  - 商品出售者以为潜在的客户都有很高的文化程度,都能做出理性的分析

“广告被看作一项严肃而理性的事业,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传播信息、发表主张”

“广告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激情”

  - 插图的大量使用 &无主题语言的使用→语境遭到彻底的摧毁(19世纪90年代)

  - 广告商不再期待顾客的理性选择(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

  “广告成为一种半是心理学半是美学的学问”

变化:一个几乎没有娱乐业的文化→一个充满娱乐的文化

思维方法:以文字为中心→以图像为中心

总结:美国曾流行一种公共话语,这种话语的形式是印刷机的产物。两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Chap 5 躲猫猫的世界

“电视的思维方式和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严肃的电视’这种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很有可能到最后,我们会接受它并且喜欢它。这正是奥尔德斯·赫胥黎50年前担心过的,现在终于发生了。”

两种观念:其融合冲击了“阐释时代”,为“娱乐业时代”奠定了基础

-古老观念:后文将提到

-新观念:交通和通讯可以彼此脱离,空间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

电报

- 消除了洲际界限,消灭了地区概念,把整个美国纳入了同一个信息网络,从而使统一美国话语成为可能

- 摧毁了关于信息的原有定义,并赋予公众话语一种崭新的含义

- 对印刷机统治下的话语定义进行了三路进攻,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原因: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

- 特点:使相关的东西变得无关(梭罗);信息并没有可以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

“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儿有用的信息”

- 结果:

信息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变得抽象而疏远→信息过剩→丧失社会和整治活动能力

“我们陷入了一个无能为力的怪圈:你心里有很多想法,但除了把这些想法提供给记者制 造更多新闻之外,你无能为力;然后,面对你制造的新闻,你还是无能为力。”

“信息-行动比”失衡

“人们了解的信息不再具有影响行动的价值...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因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        闻存在的语境”

使公共话语变得无聊而且无能,而且使公共话语变得散乱无序

“(电报)带给我们的事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 对比:

电报的主要力量来自它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收集、解释或分析信息

“写书是作者试图使思想永恒并以此为人类对话做出贡献的一种努力。所以,无论什么地方的文明人都会视焚书为反文化的罪恶行为。但电报却要求我们烧毁它。电报如果被赋予永恒、持续或连贯的特征,就会失去其价值。电报只适合与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 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

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与印刷术不同)

“电报式话语不允许人们进行历史的回顾,也不鼓励深入的分析。”

“上帝创造了什么——一个住满陌生人的拥挤的社区,一个破碎而断裂的世界。”

报纸:帮助电报将信息变成一种商品

- 背离了发表理性政治观点和紧急商业信息的传统;消保股市的吸引力不再于其时效性,而在于其对于事件的超越

- 报纸的财富不再取决于新闻的质量或用途,而是取决于这些新闻来源地的遥远程度和获取的速度

摄影:重新定义了自然和现实的意义

- 摄影被作为一种“语言”的危险性:

        摄影是一种只描述特例的语言

  “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即使最简单的命名,也 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照片没有句法,这使它无法同这个世界理论

  “照片可以证明某个人在那里或发生了某事,但这样的证明却无法提供任何意见”

  “照片表现的是事实,而不是关于这些事实的讨论或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的结论”

- 照片根本不需要语境...像电报一样,它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

“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 照片本身就是不容置疑的观点,代表着确定无误的事实。它无心辩驳,所以它就是无可辩驳的。

- “图像革命”:“看”取代“读”而成为进行判断的基础

  图像试图要替代语言诠释、理解和验证现实的功能

  图像的中心地位削弱了对于信息、新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现实的传统定义

电报和摄影:创造了躲猫猫的世界

- 电报和照片互为彼此的绝好补充:照片和今日新闻互相提供语境,造成一个错觉:“新闻”和我们的感官体验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 源于电报和摄影技术的重要产物:

伪事件:蓄意安排用于被报道的事件。如记者招待会

伪语境:纵横字谜、鸡尾酒会、广播智力竞赛、电视游戏比赛等

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态度:

过去: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

  现在: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但伪语境所能 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        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避难所”

总结:在它们(电报和摄影)的语言中,没有关联,没有语境,没有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们拥有的是用趣味代替复杂而连贯的思想。它们的语言是图像和瞬息时刻的二重奏,一起吹响了迎接美国公众话语新时代的乐章。

电视:使人想住在躲猫猫的世界

- 新认识论的指挥中心

- “元媒介”地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

- “神话”地位:我们不再怀疑从电视上看到的一切,不再思考“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我们不再谈论电视本身,我们只谈论电视上的东西,即它的内容。电视的生态学如今在我们看来都是天经地义了”

“电视的认识论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建立起来的躲猫猫世界在我们眼里已经不再显得陌生”

电子和图像革命产生的令人不安的后果:陌生感的丧失

- 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

总结: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2018.4.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6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6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4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43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9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6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8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