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是什么?--实用主义者眼中的绩效
2018年7月19日,小米在香港上市,创业8年终获成功。但是,令大家意外的是,曾坚持扁平化、不设KPI的小米,在上市后不久就开始推行层级化、引入KPI,并最终成功完成管理转型,能想象到,曾反对绩效、支持去KPI的人此刻正目瞪口呆,有种被打脸的感觉吧。
这些年,对于绩效的功过之争,从没有停止过。
现代绩效管理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公司都在使用,如苹果、亚马逊、微软、戴尔,通用电气、三星、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等。但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少,微信的张小龙、万科的王石、还有雷军之前都质疑过KPI,甚至在网上有篇文章《绩效主义毁了索尼》,是索尼的前高管写的,把索尼的业绩下滑归结于推行绩效主义。
绩效是天使还是魔鬼? 其实绩效到底是什么,取决于你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他,在实用主义者眼中,绩效是工具,是让战略目标落地的工具,是科学衡量的工具,是公平分配的工具,也是团队激励的工具。
不管是公司还是组织,也不论大小强弱,基本逻辑无非是组织一群人,去做成一件事。所以公司要有战略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也要组织人去冲击这个目标,那如何把公司的目标分解给个人、如何评价个人的工作效果、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如何激励人不断努力,就变得非常重要,是每个公司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少的时候,可以勉强靠人盯的土办法,那人多了呢,盯不过来怎么办,只能用工具,绩效就是这样的工具。
小米对待绩效,尽显实用主义态度。在创业初期,目标明确而任务艰巨,需要聚焦业务,而简化管理,至于大家做得怎么样如何,雷布斯一眼就能看到,人人都是合伙人,也不需要考虑分配和激励的问题。而在小米上市时,员工已达到一万多人,这时原有的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所以选择进行层级化,引入KPI,让每个人都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要精准衡量每个人的工作效能,根据衡量结果,给予合理的薪酬和晋升机会,所以引入绩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绩效是一个系统工具,包括绩效准备、目标制定、绩效考核、衡量核算、结果应用、面谈及提升6个步骤,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来解决一个公司的战略目标落地的问题、个人工作效能如何衡量的问题,薪酬合理分配问题,员工成长及团队激励的问题。
每个理论都有适用的条件,每个工具都有适用的场景,工具本身没有对错,用对了地方就能解决问题。
20世纪90年,韩国的三星和日本的索尼同时引进了绩效制度,今天,这两家企业命运截然不同,索尼在感慨自己被绩效主义毁了的同时,三星却蒸蒸日上,在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领先于世界,真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