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归藏易最底层的逻辑和计算方法,分享归藏易的具体用处。

上一篇解密了归藏易和连山易在民间的传承。

今天,我来继续解密归藏易最底层的逻辑和计算方法。最后一段再讲归藏易的具体用处。全文干货,建议收藏再看。

🌟01.归藏易的秘密是什么?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黄帝阴符经》里讲了天地万物化生的秘密: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

意思是,大自然是安静的,它不去干预万物,但是天地万物会相互作用,一阴一阳自己化生。

比如,东西放久在一个地方了,你不去管它,它会长东西(这东西有好有坏;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这里主要讲看不见的)

天地之道阴阳相浸染,就像一杯水,你放一滴墨水进去,不用去管它,它会浸染进去,直至融为一体。

“浸”字用得很到位。如果不是得道高人,是写不出这种状态的字眼。

当年我学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老祖宗实在太厉害了,“浸”字写得太到位了。

“阴阳胜阴阳”就是归藏的技法,胜,就是相互作用完成、阴阴阳阳的化合作用完成之意。它说的是阴阳相浸后,有一个东西会“胜”出。

胜出那个,就是归藏后的重新组合起来的八卦,或神煞。

这《黄帝阴符经》才300多字(桥山版的2000字),但是它的重要性在道家经典里能与5000字的《道德经》媲美,其用字之精之妙之简洁,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说卦传》的说法:

"阴阳"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迭用阴阳,就是阴阳相胜。

🌟02归藏易具体算法如下:

上一篇文章说的,,合并,归并。,隐匿之意。

归藏,即合并一部分,隐匿一部分,形成新的东西

一个三爻经卦与另外一个三爻经卦发生作用

公式:

阳➕阳=阴

阴➕阴=阴

阴➕阳=阳

阳➕阴=阳

一言以蔽之

相同的爻归藏得阴,不同的爻归藏为阳。如下图:

这个技法,我是看了霍斐然老师的文集,我才学到的。

所以,网上有许多专家说归藏易重坤卦。因为坤卦跟谁归藏,都得谁本身。

知道了这个办法,就不用去背大游年歌诀了

大游年:

震延生祸绝五天六;

巽天五六祸生绝延;

离六五绝延祸天生;

坤天延绝生祸五六;

兑生祸延绝六五天;

乾六天五祸绝延生;

坎五天生延绝祸六;

艮六绝祸生延天五。

🌟但是,我有一个极简的方法去记忆。今天也一同分享给大家

乾,父亲

坤,母亲

艮,小儿子

兑,小女儿

坎,中男

离,中女

震,长男

巽,长女

以上是八卦六亲,基础中的基础。大家都会。

1.父亲,跟儿子的归藏,就得相应大小的女儿

比如,

乾和艮归藏,得兑,

乾和震归藏,得巽

乾和坎归藏,得离。

乾跟女儿归藏,得儿子,亦然。

2.母亲和谁归藏,就得谁本身。

比如,坤和艮,得艮

.................

3.自己和自己归藏,永远得母亲。坤

4.儿子跟儿子归藏,得女儿

大儿子和小儿子之间归藏,得中女儿,

小和中,得大

大和中,得小

5.女儿和女儿归藏,得女儿

大和小,得中

小和中,得大

中和大,都小。

6.男女归藏,得男

大和小,得中

小和中,得大

中和大,都小。

🌟03那么归藏易有什么用处?

归藏宗旨在指佞。

归藏易的作用就是能指出、发现不好的东西(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现代人说的不好的磁场。

这是桥山版的《黄帝阴符经》说的。原文如下:

“连山首戒在除奸,归藏宗旨在指佞。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阴符经还讲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

在一起时间久的,都会长东西,但是要分辨它长出好的还是坏的。

好的,延年、伏神、生气、天医(对应两个具体东西归藏出来的乾坤艮兑)

不好的,绝命、六煞、祸害、五鬼(归藏后的坎离震巽)

🌟时间久了会产生磁场的万事万物关系有

一、对数字号码起作用,比如手机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

二、人和人之间,古代的合婚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人和阳宅之间,就是阳宅风水学

四、床位和阳宅的方位之间

五,门口的方位和主人房间

六、办公桌方位和自己

七、财务方位和董事长办公室之间

八、床和门口方位

九、灶位与门口

十、董事长办公室与门口

十一、你穿的衣服的颜色

十二、戴的吊坠

十三、你家里挂的画

十四、家里种的植物。

.........................

以后我会在后续的文章里逐一分享如何分辨好的磁场和坏的磁场。

本人经过长期实践,归藏易对长期居住办公的阳宅或空间对人的产生磁场吉凶悔吝的判断准确率相当高。

所以,以“归藏”理论为依据的阳宅八宅法,是真法。它来源于《归藏易》,来源于《黄帝阴符经》。

当然还有霍斐然老师的四正四隅小成图归藏法也是真法,这个小成图,针对的是人和事情。这个以后再解密。

❤️ 记得点赞、评论与分享,让更多人感受古老的智慧!❤️

期待我们下次的相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