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建的群大家客客气气,另一个群里意见大

班主任为了方便工作,会把班级里所有的家长都拉到一个群里,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课堂留下的作业,学校下发的要求和通知,都会统一在群里发布。

作为班主任的工作群,家长总是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理解,为了表达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很多家长会在班主任发完信息后,发一些感谢或老师辛苦的话。

渐渐的,班主任建的群成为一个人的舞台,在这里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没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大家都跟在后面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表面上看去,似乎是一片和谐安乐的情景。

但在这个世界上,太阳都无法做到让所有人喜欢,有人说它温暖,有人说它刺眼。作为一份职业,班主任怎么可能做到让所有家长满意呢,只是大家把意见都转移到了另一个群里而已。

家长结合现实考虑,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家长不会反对老师的意见,毕竟孩子在老师手底下,如果家长忤逆了老师,孩子上学的那几年可不是那么好过的。所以,家长们都习惯地把自己的情绪和意见隐藏起来,做足了表面功夫。

即使一些班主任的工作确实做得不好,但她也听不到任何的反对意见,于是错的人一直错下去。

其实这对于班主任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他会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这对提升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地位和形象都不是好事。家长们隐忍不发,渐渐积攒起来会成为民怨。

孔子常说:”吾日三省吾身“。有的时候,班主任并不能埋怨家长们做冷眼旁观”,首先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李世民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位明君,并且开创大唐盛世,魏征能直言进谏,这都有赖于李世民大开纳谏之门,能够听取大臣们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即使是最严厉的批判和羞辱他都能够忍受。

但现在的有些老师,胸襟和气度真是让人不敢高攀。

山西朔州某小学毕业典礼上,代课王老师不满学生只给班主任送花,而没有给自己送,当着学生的面发飙怒砸花束。批评送花同学,让全班起立罚站。

我们都说学生是单纯的,谁对她好,它们会用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同学没有送花,一定是这个老师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众目睽睽之下,没有收到花确实是一种羞辱,但作为一名育人的教师,用那样的行为和举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实在不敢高看她的师德。

那位老师已经被开除了,不知道她有没有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作为反思,教师们在工作中,在和家长的日常接触中,又是否敞开纳谏的大门呢。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她的做法值得学习。她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亲密得就像朋友,家长可以和老师开玩笑,老师也可以指出家长在教育中犯的过失。她的奥秘就是,她从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和家长相处完全就像朋友,能够听懂家长半开玩笑式的批评。她最喜欢和家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失误的地方,您尽管说出来,我一定改正。

家长和老师之间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我们总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最纯洁的,其实我认为,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纯洁的。教育好孩子是彼此之间共同的唯一的目的。

也许,人性的弱点让我们都习惯于【闻过怒,闻誉乐】,但这并不能增加我们道德的修养,【闻誉恐,闻过欣】才是人格的提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