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要提“好问题”

今天在学习一个课程的时候,老师讲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值得思考,来看下面一这幅图:



这幅图对我们来说很简单,对吧,就是在说“这个表情是高兴。”

那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再给孩子讲到类似的地方的时候,想要扩展一下,你会提什么问题呢?或者,如果我们是一名老师,要给孩子们讲这一页的内容,需要拓展,你会提什么问题呢?

有没有人问“她是不是很高兴呀?”孩子回答“是”。然后呢?你再怎么接孩子的话?

有没有经常这样问的?一定有的吧。当然特别小的孩子,一开始我们确实得先问这些“是”“不是”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主要针对大一些的孩子,比如上幼儿园以后的孩子。

这时候孩子都已经有很丰富的语言,也有一定的认知积累了。如果我们在讲绘本的时候还经常问“宝宝,她是不是很开心呀?”“宝宝,这是什么呀?”就显得有些太敷衍了。

这个世界上所有只分“对错”的问题都不是好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它可以进行思绪的展开。

所以,对上面那幅图,你这样问是不是会更好?

1.你从哪儿看出来她很高兴呀?

生1:因为我看见她在笑。
生2:因为我看到她眼睛里有光。
生3:因为她漏出了一排(8颗)牙。
……

2.她为什么高兴呀?

生1:可能她今天过生日。
生2:她刚画了一副漂亮的画,老师表扬她了
……

这样孩子的思维就被打开了,因为这里有无限种可能。

回想自己刚站上讲台的时候,我也经常犯这种错误,对着下面的学生问

“大家说是不是啊?”下边很整齐地回答“是。”

“大家说对不对?”下边整齐地回答“对。”

可这种整齐真的整齐吗?

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有意识地锻炼孩子思维的发散,渐渐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受益良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