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少年派》热度已过,但40集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那种因爱而起的冲突,让人们扎心到根本听不下来的的情节,让我们没看一遍都会发出相同的感叹:“这真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亲妈啊”。
1、囚笼式母爱,让孩子喘不过气
主角林妙妙,家庭普通、成绩普通,唯一不普通的是她的老妈王胜男,不仅是标准的虎妈而且是虎妈中的战斗虎。
生怕女儿吃不好,生怕女儿生活不能自理,也生怕女儿考不好。中国老母亲三大“怕”王胜男不仅全占了,而且还创造了新的高峰。因为怕所以她对孩子全方位严防死守,事事亲力亲为,从女儿的读书学习,到兴趣爱好,没有她打点不到的。
可是她这份全力以赴的爱却成为女儿的负担,甚至想要逃跑。住校第一天,终于摆脱母亲全程紧盯的林妙妙,拿出一副狂欢的姿态,可见这份爱,压得孩子有多喘不过气。
身为母亲对孩子都有一种天然的紧张,担心孩子受苦,担心孩子脱离了应有的轨道。
而恰到好处的担心是爱,如果过分越界,就会变成一个囚笼。剥夺孩子的自由,让他无法健康生长。
2、包办式家长,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替孩子多操心一些,成年之前干脆都包办了,这样他不用走脑子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了。
但事实呢?剧中的林妙妙,得到老母亲王胜男360度的关怀,却依然是个学渣。不仅对学习提不起热情,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不争气、自暴自弃。
母亲的包办,是林妙妙失去拼搏动力的最大原因。
而家长的包办不仅养不出优秀的孩子,还很容易养出巨婴和白眼狼。
曾有这样一则新闻,震惊全国。
上海一位丁阿婆,样样包办含辛茹苦供儿子读书。而儿子从小到大也一直都是学霸,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可名校毕业后,丁阿婆的学霸儿子却理所当然地宅家、打游戏、啃老,靠老妈的退休金度日,不肯也根本不想出去工作。
因为生活拮据,丁阿婆曾多次劝儿子去工作,却都遭到了拒绝。走投无路之下阿婆试图将儿子告上法庭,以此刺激他去工作。
面对母亲的痛苦无奈,儿子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怪罪母亲的溺爱毁了自己的的前途。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很多家长也以此为信条,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安排规划,以为这样他就能成为理想中成功的人。
殊不知这份没有营养的包办和溺爱,不仅摧毁了孩子独立生长的意愿,更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最终不仅将孩子养成废人,也养成了自己的仇人。
到头来他们不仅无法成才,连基本的“人”字都做不到。
3、打压式教育,扼杀孩子天分
《少年派》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相当写实,林妙妙当上了劳动委员,得知女儿生平头一次做了领导,王胜男兴奋得很,恨不得立马抱着亲一顿。
可当女儿说自己根本无心当官,一心想进广播站后,王胜男当场就要去找老师,理由是林妙妙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所以这个选择不能算数。
可妙妙却坚持己见,不接受王胜男的强加干涉。北京小学三年级视频辅导温馨的母女团聚,也因此变成互相伤害现场,王胜男开始不停数落妙妙的不是,妙妙也赌气回屋不再吃饭。
而这也是生活中很多老母亲的常态:
“妈妈我喜欢画画”
“学那有啥用?能考高分吗?学奥数吧,我这都是为你好”
“妈妈我想和同学一起去社会实践”
“这都快考试了,你心里还能不能有点正事?”
生活中有太多家长,因为孩子的选择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不仅打压、否定孩子的选择和爱好,甚至还想越过孩子替她做决定。
一句“为你好”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天分和灵感,也抹杀了孩子的特点,使他成为毫无想法的平庸之辈。
4、不平等的教育观,让爱变成伤害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王胜男和林妙妙的互动中,提及最多的也是成绩。一次林妙妙考了最后一名,这对望女成凤的王胜男本就是一万点暴击。
但在看到妙妙的邻座居然考了第一之后,王胜男彻底失衡,回家便对林妙妙展开批斗大会,极尽挖苦讽刺把女儿说得一无是处。
甚至听到老公林大为,说妙妙能有这样的心态不错了,王胜男直接插刀:差生就只剩下心态了。这一句不仅刺激得妙妙当场夺门而出,甚至直接向老爸抱怨,说妈妈就是女魔头,说话总是那么狠,怀疑她不是亲妈。
而林大为的回答也是又亮又残忍:只有亲妈才这样说话。
诚然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考高分、上名校,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老母亲为孩子焦虑的那份心我们都能体会。
但是有多少老母亲,一面担心孩子的未来,一面却做出了伤孩子最深的事。
“孩子没考好,我打我们家孩子怎么了?”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我骂两句还不行了?”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孩子像私有物品,无论怎样对待都无可厚非。而这些伤害孩子的举动在他们看来,都是因为爱,因为自己是亲妈。
不平等的教育观,让家长觉得自己比孩子高一等,而孩子就应当对自己的任何决定唯命是从无权反驳。
5、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苗。
同样,父母的爱也不应当是束缚、逼迫、打压,而应当是孩子自由成长的空气、微风和光芒。
这一点《少年派》中的江天昊父母,就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虽然家庭条件优渥,但是江父江母却从不溺爱、不包办,给孩子充分自由却又不是完全放任。
而江天昊虽然不是学霸,但幽默、机智、阳光、充满自信。即使在家庭破产了之后,他也没有怨怼父母或看轻自己,而是尽己所能,帮助父母和家庭走出困境。
这才是一个在健康教育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健康的孩子。
纪伯伦曾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诗人的简单一语,却道破教育天机。
孩子只是一个身份,他不应该成为一个标签,更不应当成为不平等对待的理由。
孩子除了是孩子,更应该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一个热情、开朗的灵魂,而终有一天他们也将离开父母的怀抱,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父母的爱也应当是成全,是滋养;这份爱应该充满光芒,照亮孩子成长的路。
在父母充满尊重、关怀与理解的爱中,孩子将拥有自己的目标,长成属于他最健康也是最优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