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仁厚,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他的著作《王阳明哲学》对王学进行剖析,对王阳明思想不同阶段进行论证考察,呈现王阳明哲学思想和风貌。
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辨是非(智慧)。“致”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致良知是通过“致”的行动实现人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万物一体、和宇宙同化。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致良知”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是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是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反对只说不做,不行不是真知。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相伴相生。
王阳明在悟道之前有三变,不同内容、不同趋向的转变。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王阳明走上了圣贤的正途。
前第一变:泛滥词章
王阳明二十一岁中举人,遵照朱熹的格物之说“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穷理工夫。一头扎进世俗词章之学五六年。
前第二变:出入佛老
二十七岁那年,王阳明感慨“辞章艺能,不足以通志道”,他发现事物之理与人的本心,分为二,打不成一片。
恰逢道士谈养生,王阳明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留心仙道,探究佛学。
后来觉悟:父母亲人不思念,坏了人伦大体,明白佛老和儒家的区别,涉及“同体”与“薄厚”。
佛教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众生平等,对待一切有平等的仁心,是“同体”。“薄厚”是对亲人比对旁人好,对人比对动物好,对动物比对植物好。和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兼顾“同体”与“薄厚”。
王阳明悟佛老之非,心思从孝悌一念归到仁心天理。心与理为一或为二,到了解决的时候。
前第三变:龙场悟道
由于宦官刘瑾的祸害,王阳明远谪贵州。王阳明觉得得失荣辱能超脱,造了石棺俟命,否定自己生死的“意志”。
王阳明在龙场端居静坐,以求静一,忽而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
我们有成为圣人的心体,被私欲遮蔽,我们修行,去除私欲,达到这一境界。象一块土地,有孕育植物的条件的,土里长虫子,除掉虫子,植物长出来。内容真理,系于一念的觉醒,主体是心,离开心体,没了圣贤学问了。《论语》的“仁”、《孟子》的“性善”、《中庸》的“诚、中和、慎独”、《大学》的“明明德”、《诗经》的“温柔敦厚”、《易》的“穷神知化”等。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六经千言万语,给我的本心仁体的印证。
朱熹试求理于事物,在心外求理,不正确,主次颠倒。王阳明龙场悟道,悟的是这个道。
王学的后三变和前三变不同,前三变是异质的转变,后三变是同质的发展。
后第一变:默坐澄心
王阳明在濒临生死、百折千难中大悟之后,象经历一场大病,元气初复,注意养生。有了“默坐澄心”,静坐,清除内心杂念,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
教人“存天理,去人欲”,天理是本心、真我,人欲是私欲习气,假我。
后第二变:致良知
王阳明在五十岁,揭示“致良知”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致良知”是在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扩充到底,占据主宰。
收敛与发散圆融为一:克服主客体分裂对立,“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心是定的,不需要静坐了。
未发已发没有先后之分: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是“中”。表现出来符合常理,是“和”。未发的“中”和已发的“和”,找到关键的平衡点,是中庸,是天理,是良知。
后第三变:圆熟化境
王阳明父丧后五六年间,在越中讲学。他五十一岁以后的晚年境界——圆熟化境。
不习不虑的良知,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天理自存,人欲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圣人气象显。也私欲消失殆尽,良知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做什么,是符合良知的。
王阳明成学前的三变,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悟道后的三变,是“自我完成”的过程。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完成”,是他一生践履的过程,不是思辨的事,是实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