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染过蓝灰色头发,没什么太特殊的原因,只是喜欢。
当时走在街上回头率几乎是百分之三百,也有人对我指指点点。偶然间遇到我的一位校友在网站发帖,问有没有人认识一个蓝色头发的姑娘,说他想认识我。回复的人纷纷用“杀马特”“非主流”来形容这样的女生。
后来,我将染头发这段时间的经历写在了微博上,就连很多关注了很久的粉丝都回复说“正常人怎么会染蓝色的头发啊?”
我和朋友抱怨,究竟是有多么不正常呀?我尊敬师长,热爱读书和写作,会养植物、敷面膜、弹吉他,假期为了实习工作发愁。放眼望去,我除了头发的颜色和别人不太一样,真是个太正常的人了。
朋友宽慰我,“他们从未见过你本人,也没和你交谈过,只是太习惯给别人贴标签了。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失意的人,他们看不起自己的平庸,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妥协,所以才去嘲笑别人的不同,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02
班里有一位雅思7分的学霸,英语六级刷分破六百,现在在学生会担任副主席,考过了高级BEC,还学了第二外语。在她的朋友圈里,几乎看不到那些吃喝玩乐的懒散生活痕迹,全是关于ACCP、MCSA、CCNA,以及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证书的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却羡慕不已。
这样优秀的一个人,周围提起她时却都是满满醋意。大家说“她的生活还能再单调点嘛”“恐怕她一个朋友都没有吧”“好像她从来没有交过男朋友诶”……
人心隔肚皮。
要知道,那些背后大发醋意的人在她的面前可是频频讨好啊,极尽称赞之词去形容她的努力有多么了不起。当她知道某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作风后,只是淡淡地讲了句“食得咸鱼抵得渴,就算是齐天大圣,也有人说他像一条狗呢。”
我们总想从别人的眼光里判断自己的价值,你本来有一米八,在别人的眼球里,你却把自己看成了一米六。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实在是一件很累的事了。
而这些在背后嚼舌根的人,他们话语背后的含义无非是“我没有做,所以你也做不成”。可惜了,你的抨击、你的羞辱、你的伪装在那些毫不畏惧的人面前通通行不通。
黄永玉这个老头说得好哇——
“当有人在背后说你时,你跑得更快些,就听不到了”。
03
无意间看到00年韩寒在《对话》节目中的采访,我很惊讶地看到,在这十年之内人们从对韩寒像是对待异类一样地去评判,到如今的习以为常。
观众提问环节里,扎着麻花辫的那位女士将韩寒的蜕变比作“土鸡变凤凰”,认为“在聊天室中聊天,而没有用OICQ和ICQ聊天”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当时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全才的黄思路被拿来和韩寒做对比,在黄思路弹完钢琴之后,主持人问韩寒:“你有没有发现她的掌声比你的响多了?”
也许正是当年央视有意而为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韩寒现象是多么不值得效仿。但十年之后回过头看看,虽不能说公众都口径一致地去热爱崇拜韩寒,但当初“火不过三年”的言论也不攻自破。
录像真是个好东西呀,你永远不知道它记录下来的是一个人遭受过怎样的羞辱,又怎样凤凰涅磐,给那些小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的过程。
04
从来没有人能说清,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无可挑剔的,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完美的。当你走了和别人不同的路,别人会说“那条路行不通的”;当你走了别人都不敢走的路,又能听到“没多久他肯定会回来的”。
渐渐发现,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越容易受到各式各样的讽刺。而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人,偏偏会减少回应或者一笑置之。因为啊,他们才懒得和那些小蝼蚁理论。难道被狗咬了一口,却要咬狗一口吗?
所以啊,既然无论做什么总是有人有本事去鸡蛋里挑骨头。那你大不了听之任之,穿别人眼里的奇装异服,成为自己心中的star。
放肆地过活真的不是厚脸皮的表现,你只是明白“如果我想去一个目的地,那么所有中途的障碍都只是我的跳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