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是我梦中向往之所,当年考大学的时候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厦门。
放假后,部里组织大家带着家属去厦门游玩三日。时间是一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飞机往返。
我们一行人二十六日十二点二十五分从虹桥机场起飞,抵厦门时大约是下午三点多。厦门的天气真是宜人,外面的棉衣可以脱去,只穿里面的毛衣就可以。
二十六日这天我们只有一项活动,访问厦大。这可是我多年向往的地方。走进校园,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没及细看细品,只觉得文化气息浓郁。树是那样的古老,楼是那样的深沉,人是那样的有活力。据说厦大的校园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校园之一。迎接我们的是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位老师。带我们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拍了两张照片,然后就去与他们座谈。其实我们这两所学校差距很大,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座谈的内容也没有太多涉及学术,泛泛而谈。后来还聊了一些家常的东西。说起了易中天,他们说易中天在厦大就是一个平常的老师,还说他以前开选修课连二十个人都凑不上。看来我对知识分子的那个看法又一次得到了印证。文人相轻也。
晚上厦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请我们在校园里的一个餐厅吃饭,初步领略了厦门饮食的特色。席间有一道菜是厦门所独有的,马院的何教授介绍说那是一种海里的小虫,涝上来之后用脚踩去里面的内脏,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做法做成皮冻一样的东西,放在一个个小园盒里,上桌时就是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圆皮冻,据说很好吃。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不敢吃了。他们都劝我尝一尝,我只好吃了一个。还好,入口是那种凉凉的,细滑的,很筋道,很耐嚼的感觉,没有异味。我吃了一个,但想到那是小虫做的,再就不敢吃了。
次日是整个行程中的华彩之处,游鼓浪屿。早晨七点半出发,坐大巴往码头。其间经过一坐大桥,导游给我们介绍说这座桥是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问我们是因为什么而上的,我们都不知道。他说这是一坐离海平面最近的大桥,名字叫演武大桥。我们三天的行程多次从这座大桥上经过,只觉得这桥的曲线很美,凭海临风,很壮观。
到了码头,一行人上了船,不多时便来到了鼓浪屿。这是一个小岛,但又叫屿而不叫岛,因为它的面积仅有1.9几平方公里,不足2平方公里,故叫屿而不叫岛。屿上(还是叫岛上顺口)没有机动车,所有的人都是步行。常住人口不足2万。我们上了岛,在导游的引领下步行游玩。这个季节,游人还不是很多,但这小岛还是异常热闹的。我们走走停停,边听边看,边看边玩,边玩边品,边品边拍照。在这小岛上,主要是看建筑,从建筑中寻觅这小岛的历史与风情。我见过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也参观过天津五大道上的西方建筑群,可以说都是各具特色的。鼓浪屿的建筑,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清新,临海,依坡,伴着四季的花香,使这里的每一座小楼都显得那样的迷人。只是这里面也隐含着一段殖民的历史。今天的国人许多都被这美丽的遗迹迷惑了双眼,忘记了那段屈辱。去年十一月去天津游五大道时我就想到了这些。鼓浪屿最有名的就是它的音乐了,这里号称钢琴之岛,出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这里有中国唯一的一所钢琴博物馆。我们进去参观了,真的开了眼界,见识了许多不曾见到过的各种各样的钢琴。
最宜人的当属岛上的海滩和小吃了。我们走过了行行色色的建筑之后,来到了海滩上。这里真是美啊!蓝天、白云、沙滩、海浪……高扬在海边尽情地玩耍,我不时地抓拍她的不同瞬间,给她照了许多相。从海滩回望,不远处就是日光岩。想起了那首老歌,“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沙滩上的沙子很干净,一点儿灰也没有,我穿着靴子在沙滩上走了那么久,用手摸摸鞋子,手上不沾一点灰尘。真是神奇呀!我们这群人中许多人脱了鞋子,下海了。高扬也脱了鞋子,去海水里嬉戏。看他们那样地与海亲近,我倒觉得自己是那个好龙的叶公了,口口声声说喜欢海,却不敢下去。玩了许久,照了许多照片。静下来后,坐在海滩上,望着辽阔的海,那水天相连处,是清晰的天际轮廓线,此情此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时候我的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这也许就是我们溶情于自然的目的吧。
走出海滩,我们去小吃街。美景管精神,美食管肚子。美景只有与美食相伴,才能相得益彰。导游给了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指明了线路,并约好了集合的地点,我们就各自出发了。我和高扬没有目的的逛着,看着,欣赏着。街上人很多,在一处卖肠粉的小店停下了,排了很长的队,我总是把肠粉说成粉肠。我俩也排在了队伍里。看看到我们这还得有一段时间,我便让高扬排着,我一个人去附近的小店逛。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店,我看到了卖虾饼和虾排的,15元一个。我买了一个虾饼,过来和高扬分享,味道还不错。终于排到我们了,买了一份,7元。我俩边走边吃,感觉味道也不错。走出没有多远,高扬又看到了一处小吃,她又买了两份,有一份是黑糊糊的东西,是海鲜之类的,我吃了一点,有点腥气,没再吃。另一份是虾丸汤,我也只吃了两个。走着,吃着,小街两边店铺林立,人头攒动,高扬发现了一个土耳其烤肉店,卖烤肉的是一个外国人,看样子有点像土耳其人。高扬偷偷地给那人拍了照。还有一处铺子,叫陈罐西式茶饼铺,高扬特意在铺子前照了两张照片。
问了几次路,时间快到了,我们就向钢琴码头走去了。这海滩和小吃真的令我难忘。
人到齐了,集合,登船,离开鼓浪屿。
下午是坐船看金门。船票是自理的。我们都是在网上买好的,这样便宜了许多。票已经取好了。船往返要两个小时左右。金门岛上有“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说是还能看到岛上的士兵。船三层,上面风大,但视线好,可是不能久待。对海我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情的。第一次见到海时的惊喜我现在还记得。登到最高处,远远地眺望,海天一色,浑然一体。辽阔啊!这时候你会感到人的渺小,自然的神秘,还有一点可怕。到了金门岛的近处,我把相机的镜头拉长,照了好多张写了那标语的金门岛的照片。这一路,只感觉海的壮美与辽阔。金门是有些朦胧的。这里只是游玩,不谈政治。
晚上吃的集体餐,不好吃。
第三天去集美,主要是拜访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陈是著名的爱国华侨。毕生致力于办学兴教。毛泽东给他的题词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很高的评价。这里我们主要是了解一些历史,感受一下精神,受一下爱国主义的教育。
导游在百忙中最不能忘记的一件事就是购物了。先前在鼓浪屿时我们已经买许多吃的了,这天行程有点紧,下午四点多我们要赶飞机的。可是导游还是把我们拉到了一处购物点,是卖竹炭产品的。介绍了许久,又带我们到大厅里看。对于购物我一向是有兴趣的,只是也明白旅游时的购物导游都是有回扣的,不得不防啊。最后还是买了好多东西。这里没有时间讨论旅游机制问题了。
最后一个景点是胡里山炮台。炮台不大,历史不短。我们时间有些紧了,只是匆匆看看,了解的不够详细。关于这个地方也只好不多说了。
厦门三日,匆匆过去。那海,那岛,那美食,那沙滩,那闽南的风情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只是那导游有些油滑,一味的只想让我们购物,这一点给这次厦门之旅带来了些许不愉快。
按:此文写于2013年1月。回忆起了那段岁月,发此文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