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下午饭,与同事相约骑自行车出去转一圈。我们选择了一条出村向西的山路,一路下坡,比较陡,行了五六公里,到了一片山地便没有了路,准备折返时发现对面山中竟有一户人家,决定徒步过去看一看。
山下是一条河谷,下到河谷的路非常窄且崎岖不平,这是对面山头村子里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大约二十分钟的路程便到了谷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在眼前的并不像山腰看到的那样丛树密布,而是一片由小桥、流水、山竹、菜园、果树、农家小院等诸多元素构成的河谷小盆地。
盆地真的很小,总面积不到5亩,一条小河从盆地中央穿流而过,河水流速缓慢,清澈见底,听说河里有种滑条鱼是本地美味,可惜季节不对,无福享受了。河上有座宽3米长约10米的水泥桥。听说这儿以前只有一座木板桥,每到夏天,河水冷滥会淹没木桥,给上下学的孩子带来很大威胁。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几年前,由政府出资重建了这座水泥桥,当地老百姓给桥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子——爱心桥。
站在桥上,整个河谷盆地尽收眼底。河东只有一片地,刚种下不久的小麦开始星星点点冒出嫩绿的麦苗,静静的享受着河水的滋润,可以想像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来年的小丰收已是必然。河西的地被穿过的小路分作两部分,右边是菜地,主人用树木和竹条编成篱笆围着,可以看到里面种着蒜苗、辣椒、青菜等十余种蔬菜;左边是玉米地,玉米棒子已经收走,只剩下一片片玉米杆子在风中萧瑟。
而吸引我目光的却是地头那两堵石墙,一眼可看出,那是人工手砌而成。在杂草掩盖下石墙绿苔轻覆,那斑驳的风化遗痕,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它那悠远的岁月故事。在石墙的一端,主人种了一排仙人掌,主杆粗壮,叶掌肥大而丰硕,不用说这也应该有数十个年头了。这本不属于此地的物种立于这山中,很容易成为搏人眼球之物。
走过桥,我注意到了杂草中弃着两块腐朽的木板。木板厚约10厘米,宽达30厘米,这就是当年拆下的桥板。它们静静躺在草丛中,仿佛那耗尽生命完成使命而倒下的巨人,虽已腐朽却刻满英雄的尊严与骄傲。我在木板边呆了十余分钟,在这木板上似乎看到若干年后的我,只是我并没有它这么伟大。
盆地西头的斜坡上是一小片果园,种有梨树、桃树、李子、梅树、柿子树十余个种类。这段时间已错过收获的季节,那绿李、红柿、青梅、黄梨硕果累累的场景只有等来年了。
果园中央是座简陋的农家小院,本想进去看看,可惜路口的大黑狗用极不友好的态度将我们拒之门外,只好作罢。
这时,身后教美术的同伴大呼:“太美了,这儿真写生的好地方!”的确,这里幽静的环境,加之那么一股原始的自然气息和丰富的田园元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图画,真的是一种醉心的美。这与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又相差几何?只是,当下的人们多被功名利禄迷离了双眼和内心,谁又愿意避居于此呢?
由于地处谷底,太阳早早躲入西山,时已不早,我俩只得收拾起不舍之心,打道回校。再见了,美丽的深山农家,再见了,我的世外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