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在一个新年论坛上说:“现在的人几乎是全透明的,没有任何隐私和信息安全。”并说出自己的担忧:“我心里就想,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随便看。”
这话真是道出了网友们的心声,网友纷纷表示赞成。1月2日,微信官方平台“微信派”发表声明回应说,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微信也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并保证,“尊重用户隐私一直是微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微信没有权限、也没有理由去“看你的微信”。
微信到底留不留、看不看你的聊天记录,做不做大数据分析呢?有网友找出了2017年12月6日马化腾在全球财富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腾讯通过十亿张照片的大数据,已掌握几乎每个中国人的长相变化,能预测未来样貌。”他还强调:“腾讯有一个更强大的能力就是,几乎掌握了每个中国人过去十几年来的面容变化,因为很多人从年轻开始,就一直在腾讯的平台上传照片。所以,甚至可以预测其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可见,网络是有记忆的。在网络上,凡有活动,必有痕迹,凡有言语,必有回音,而且它的记忆是准确、廉价的。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不小心网络会打脸的哦!
其实,微信派的声明也留了个暗道、机关,可能是为了免得以后被打脸吧:“微信没有权限、也没有理由去‘看你的微信’。”不错,可能普通员工没有权限看我们的微信,也有可能人家根本不屑于看我们的微信,但是如果有理由、有权限的人来了,是不是就可以看了呢?
近年来,大数据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据预测,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未来5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将接近5万亿元。
大数据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网络技术、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入日常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社交、休闲购物……几乎所有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每一次网络动作,你都会在网络空间留下了一点信息。信息积累多了,你的画像就出来了。真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时候,人们的信息其实是在网上裸奔。
李书福的话,道出了人们对于已经来临的大数据时代的普遍担忧。但是,社会生活网络化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但也不必逃避,除非你想做本·拉登。关键是要合法合规地使用好大数据,保护好用户的隐私。
2017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2012年12月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奠定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基础。今后,必须遵循依法治网的基本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一决定”,一方面是要对泄露信息的行为加以严惩;另一方面,要将信息保护落实到公司治理、公司文化中,在网络空间构建必要的秩序,促进网络空间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