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总是与妈妈分分合合,白天基本上就看不到妈妈,只有外婆在在身边。只有到了晚上才可以看到妈妈,才有机会喝到妈妈的奶。
一年后,宝宝长大了许多,也长出了几个小门牙。他像一只小老鼠似的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面串来串去,一点都不累。哐,一不小心撞到了桌子,哇哇哇大哭起来,“宝宝,不哭不哭,桌子坏,外婆打他”,外婆心疼地抚摸着宝宝的头说道。
两年后,宝宝开始学会走路和说话了,他每天都很开心,对一切未知充满着好奇。“妈妈,这个是什么?妈妈,小狗会咬人吗?为什么女生穿裙子?男生可以穿吗?妈妈,爸爸为什么生气?”好奇宝宝每天都有一连串的问题。一开始妈妈可能会耐心解答,慢慢的,妈妈开始忽略宝宝的问题,有时候不耐烦的说“小孩子不要什么都问”。而宝宝刚学说话,嘴巴像装了子弹,一天可以说好多的话,有些话可能就是模仿大人,有些话也含糊不清。外婆开始担心宝宝话这么多以后出去可能会惹人讨厌,于是开始教导宝宝,“男孩子,话不能太多,话太多会被人瞧不起的。”宝宝可能不知道被瞧不起是什么含义,但是他知道他话多,大人就会不高兴。
随着宝宝越长越大,大人们也都开始忙自己的事。舅舅给宝宝买了许多玩具,各种积木、奥特曼玩偶、赛车……可并没有人陪他一起玩,于是宝宝开始自己幻想这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当他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的时候,大人们就可以更放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于是只要宝宝安静,大家就都夸宝宝很乖。特别是外婆,她总是会准备很多零食和水果,只要宝宝安静地自己玩耍,她就会奖励宝宝吃的。一有客人来我们家,看到宝宝一个人玩,不吵不闹,也都会说“你们家的孩子真乖,真听话。”
渐渐地宝宝有了这样的信念:说太多话别人会觉得我很烦,问太多问题别人会生气,不听话别人就会讨厌我,只有乖巧、听话、安静大家才会喜欢我,而且还会夸奖我。于是,宝宝变得更顺从,听话。妈妈说不能乱花钱,结果宝宝一拿到零花钱就藏起来,过段时间后就跟妈妈炫耀,然后妈妈就夸宝宝懂事;外婆说小孩子话不能太多,结果宝宝有任何不懂得事或者想法都憋在心里,宝宝越安静外婆越满意……
全家人都会喜欢宝宝,也很疼爱宝宝。但是这种爱让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说话,喜欢提问的男孩,变得一个听话,懂事,乖巧又安静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