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世誉为“诗圣”的杜少陵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不是书籍给他带来了熏陶,滋养了他的精神,孕育了他的情操,又怎会有即使自身穷困潦倒,也仍有救济苍生之志的白发老人?如果杜甫不曾读书,历史的长河中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位忧国忧民且将永被后人赞叹讴歌的古之圣人。可见,书籍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变得圣明。古人读书的优秀事例及前车之鉴屡见不鲜,我们应当不断学习。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应在前人读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力求上进。我认为,当代读书最醒目、可喜的功效在于“医愚”,正如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当代的我们不仅继承了古人读书时培养情操的优良品质,又在读书之际不断创新,医治了身心之“愚”,在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中直面挫折、迎难而上,变得越来越高洁睿智、高尚渊博了。对我个人来说,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书香已经弥漫在我身边十几个春秋。
四岁时,牙牙学语的我远离了父母的温床,独自一人进入了我人生中的学堂,那也是我终生难忘的课堂。在那里,我的师长教我读书认字,在他们唇唇善诱的悉心教导之下,我的内心埋下了读书的种子,不知不觉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时的我接触到的全都是一些图画书籍,我总对那书中的图画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一本本又薄又长的图画课本,是我幼儿时代的无限回忆。渐渐地,图画本上冒出来了几个生动活泼的汉字,它们灵动的身姿仿佛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各种不同的精灵都灵动地展示着它们妖艳的身姿,争讨书主人的喜爱。在师长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开始阅读博大精深的汉字。“一个人”、“一排树”、“一只鸟”、“一幅画”。不知不觉中,我似乎懂得了其中的奥妙,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那时的我有些顽皮,总喜欢在那些读过了的图画书上乱涂乱画,觉得十分好玩,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已不记得老师对我的教导,只依稀记得几个字,“爱惜书本”。这四个字对当时的我来说不算是严厉的批评,但当时的我也不能懂得老师的用意,只肤浅地知道不能在书上乱画。从那以后,这种现象很少出现了。
后来,我接触到了数学,知道了简单的“1+1=2”,当时的我既懵懂又兴奋,就拿着算数书,一遍一遍地读着,仿佛触碰到了数学大厦的大门,但始终未能跨进。
幼儿时的我大概接触的就是图画书和算数书这两种书吧。虽然它们所蕴含的哲理微不足道,也许在今天看来已没有任何意义,但它们却对一个孩子往后的读书历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样,它们对我的成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年后,我进入了小学。我的读书生活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曾经的单个字词变成了一句通顺完整的话语,曾经的一道道简单易懂的数学算式变成了我从未见过的数学竖式,这让我有些措不及防。
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读书,我也跟着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诗句,当时的我觉得这两句诗很有意思,每句诗里都有量词,对此感到十分惊诧和不解:为什么语文诗句里还有数学?为什么这句诗能写得这么好?直到如今,我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数学课本里的精灵仿佛长大了一般,它们居然能和我对话了!我欣喜地看着书本,阅读着它说过的每一句话。数学大厦的蓝图早已在我手中勾画,数学大厦的金钥匙也已被我攥在手中,时刻准备着探索未知而神秘的数学王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这两年来,在老师诲人不倦的开导之下,我已经学会阅读了许多书籍,认识了许多汉字,甚至能写出一篇童话故事了。对此,我感到欣喜若狂。我想,在新的学期我一定会接触到新的书籍,继续拓展我的视野、丰富我的认知。
那一年,老师总让我们买许多书籍来阅读学习,我也十分愿意地采集了许多我爱看的书籍。这其中有法国昆虫学家的举世之作《昆虫记》,它让我丰富了对自然和昆虫的认识,明白了万事万物的生长规律,懂得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扶危救困的良好品质。我想,从这时开始,我的读书生涯不再只为了“医愚”,还培养了属于我自己的情操。不仅如此,我还阅读了《爱的教育》《简·爱》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书籍,虽然当时的我也是似懂非懂,但我对自由、博爱、平等、互助的理解也更加充分,我也会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那时的数学课本也已经变得更加深奥难懂了,阅读起来也有了一定的难度,但那时的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养成了孜孜不倦的阅读习惯,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并叩开了数学大厦的大门,探索到了底层的宝藏,这也让我在读书之旅中能迈出更坚定的步伐了。
就这样,在书香的伴随下,我充实快乐地又度过了一年。小学四年级时,我对书籍的痴迷和对阅读的喜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值,因为一件事激励了我奋发向上。
记得当时,学校里又组织了卖书活动,就在学校的体育场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散发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光芒,我们的眼中也都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崭新漂亮的书本价格适中,我们也都争先恐后地购买。听说作家周锐要来我们学校开展一次讲座,购买他的书籍就能得到他的亲笔签名。听到这则消息后我也十分激动,于是就购买了他的其中一本书,名为《稻草人不能走路》。这本书通俗易懂,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于是我将这本书阅读了好几遍,也慢慢懂得了其中不为人所察觉的奥妙。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作者的亲笔签名,就在作者的标签旁,大大的“周锐”两个字生龙活虎,仿佛在鼓励我认真学习。我也备受鼓舞,更加喜欢读书了。虽然这本书现在还在我身边陪伴着我,但它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蓬勃朝气,它已变得遍体鳞伤,想来也有些愧怍。
数学辅导资料也进入了我的生活,它们也如同我精神的养料,阅读它们就如同洗涤我身上的无知和罪恶,它们同样是我人生中的伴侣。
到小学毕业前,我已阅读了不下百本课外书籍,其中有讴歌人们对世界和人类、对和平与发展、对大家与小家作出无私、巨大的贡献的《英雄人物》,有生动易懂,告诉我们人生哲理的《安徒生童话》,还有让我们了解动物、关注自然的《动物世界》等等,数不胜数。这些书籍让我真正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我的视野得以真正开阔,情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熏陶,愚笨与无知仿佛与我挥手告别,迎接我的,是灿烂与辉煌!
除文学读物外,我还接触了一些简单易懂的数学故事书,一个个数学问题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现给读者,让我们对数学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
正是有了这些书籍,才让我的文学素养得以提高。小学毕业后,我已经能写出不错的文章了,也得到过老师多次的表扬。我也知道,这和阅读不可分割。上了初中,课业变得繁重了,五花八门的课程挤满了我的生活,阅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了,平时只能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世界。但这也已经足够。通过这些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我的文学素养又得到了提升,了解世界也不再那么片面了,知道人类的来历,能与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阅读功不可没。
初二时,通过不断地阅读我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在征文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这也令我欣喜若狂,我想以更热情饱满的姿态迎接每一次阅读和写作,迎接这来之不易的洗礼,收获那短暂的欢愉。
现在,我已是一名高中生了,我对读书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我已知道,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是为了找到我们精神的寄托,培养我们的济世情操,让我们变得更加充实。现当下,阅读课外书籍的机会更加稀少了,那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书籍也不再是那么引人注目,阅读时的枯燥繁琐在这一时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课业的繁重压力好像已经改变了阅读的本质,如果在闲暇时期,能拿出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去阅读,那一定是一件万分精彩的事情。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也很少买书了,这也意味着童年的欢乐时光一去不复还了。虽然童年的我们阅读着最肤浅的文字、理解着最浅显的道理,但收获了阅读最简单的欢乐;现如今的我们,阅读着最深奥的文字、理解着最复杂的道理,但阅读的欢乐也不及从前。也许,这就是收获睿智的代价吧。
这就是我十余载的阅读经历与感悟,书籍如同我人生的伴侣,不管我走到哪里,它总是形影不离,也许我会改变对它的态度和看法,但它带给我的,永远都是无尽的宝藏。书籍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变得睿智渊博,让我不再是井底之蛙;书籍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变得多情伤感,让我不再是狭隘自私之人;书籍冲刷了我的灵魂,让我变得干净透明,让我更加高尚纯正......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充满危机的时代,在这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也应当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捧起手中的书本,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