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之中,我最钟爱的是绿,故我爱树,亦爱竹。然树唯其叶是绿色,竹则通体皆碧,且其色四时不移,因此,我爱竹更甚于爱树。有幸,上天眷顾,令我生于南方——竹的故乡,这里从来都不缺少竹子。
竹虽终年长青,外貌上并无多大的变化,然而每个季节它予我的感受却是不尽相同的。
春之竹是温馨的,它最能唤起我儿时的记忆。“雨后春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新生事物出现之快,一夜春雨,几声轻雷,遍地的野笋似从天而降,撒满了整个山头。高高低低,参差不齐,肥矮着如城堡的尖顶,瘦高者似倒置的犬牙。“新绿初苞结,嫩气笋犹香”,每到这个时节,都是我与小伙伴最兴奋的时候,早早起床,匆匆扒上几口,便迫不及待地挎上竹篮,相约同去拔野笋。沿着夹在草莽中的蜿蜒小径,向山上迤逦攀行,雾气还很浓,周围的竹叶上缀满了雨后遗留的水珠儿,如翠如玉,晶莹剔透,沉甸甸的似熟透了的果实,随刻都有掉下来的危险。调皮的我们看到这番情景,会灵感突发,趁人不备猛然一踹竹干后急急逃开,而剩下的同伴则会被震落的水滴弄得满头“珍珠”,颇为滑稽。但是谁也不生气,这本是孩童之间毫无恶意的玩笑罢了,况且这次的“预谋者”下次不定就会沦为“受害者”。第一批笋长出来时,往往俯首即拾,无须刻意寻找便能将篮子装满,但经过接连几天的“扫荡”后,则已是“凤毛麟角”,可越是如此,却越让人迷恋了,我们此时所在乎的已并非最终能拔得多少野笋,而更热衷于享受那种穿梭于白雾之中,徜徉于碧竹之间的快意以及那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一想到夏竹,则油然生出一缕清爽之感。尤其是在正午,太阳最毒辣,汗水自每个毛孔喷涌而出之时,我会飞也似地一般逃进竹林,躲避这非人的折磨。我知道便是外面热浪阵阵,那里也应凉风习习;纵使阳光之无孔不入,也难穿破竹叶之密不透风。最好不过的自然是竹林之中还能拥有一条小溪,潺潺的流水,细细的浪花,自不用走过去,光这么远远地看上一会,就可感受到那丝丝的凉意,身上的燥热顿已消缺大半。夏天,竹林自不愧于是最佳的避暑场所,亦是它一年里最热闹的季节。上有云雀流莺斗唱,下有蟋蟀蝈蝈争鸣,若知了、青蛙之众不服,也都加入赛事,叫上一阵。其音之杂,其声之烈,直欲将每片竹叶都震落。置身其中,颇有一种鸣鼓击金、四面楚歌之感了。
与夏恰恰相反,秋天竹林之美在其静谧。鸟走了,蝉哑了,所有的虫子也停止了叫唤。竹林深处,便晴天白日,亦有几分暗淡,却并不影响游者的心情,使之变得压抑、消沉,反是让心灵收获了一份远离尘嚣后难得的安定,倒有点超尘脱俗的味道了。因而每每心烦意躁之时,竹林就成了我遣怀消忧的地方。漫步于林中小道,眼观竹之形,耳听竹之音,鼻闻竹之气,手抚竹之体,似乎整个竹林都融入了自己,又似整个自己都融入了竹林。古人云:竹能医俗。此言不虚,处于这样清雅的坏境里,心中装满满的世俗琐事都不觉中化为了缕缕轻烟,飞向了九霄云外,似卸下了一个重重的包袱,身心顿觉得空前的轻松。
寒冬季节,万物调零,茫茫大地净是灰黑之色。可惟独那一片竹林依旧保留着青翠,你不但感不到岁末的肃杀,并且可以饱觉一股莫名其妙的生气。“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与哲理,也只有在这儿最能体会得出。如若有意,还可以带上一两本封面业已泛黄的散文集,走进为春日守笋而建的竹舍,将竹椅移于靠窗的位置,半躺于其上,时不时翻上几页,任外面北风萧瑟,竹叶沙沙,我自两耳不闻,只一心沉浸于书籍的世界,真可称得上是一种境界了。
说到竹,除了生活中的实体,自然也免不了提起它在诗文中的形象,竹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所称道与吟诵的对象。它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同享“花中四君子”的美誉。它刚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东西南北风”;它自信,“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它高傲,“本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它更是谦逊于守节的典范,“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于是,俗语云“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于是,苏东坡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于是,陆放翁言“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恶十年饥”;于是,郑板桥说“举世皆栽花,老夫独栽竹”······竹以其秀美的姿容、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世人的倾心与赞赏。
但竹毕竟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人人都喜欢它,亦有人讽刺其“嘴尖皮厚”,或嘲笑它“腹中空空难成栋梁”。没错,竹确无栋梁之才,然而却绝非空有虚名,一无事处。相反,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地不见其身影,它的笋可食,叶可包粽,其体更是用处无穷,它去枝为竿,赠世人以垂钓之乐;破孔成笛,赐众生以音律之美;削体作简,予先民以书写之便。竹不似栋梁,高高在上,而甘心俯首,或为竹筏,被踏于脚底,渡人涉河过江;或为竹席,被压于身下,送人清爽舒适;或为竹筷,被捏于手中,助人用膳进食。它就像那些平凡普通的百姓,默默地耕耘与田亩之中,静静地打扫于街道之上,谆谆地教导于校园之内,无高官显要之势、商业巨贾之富,亦无文学泰斗之才、科学巨匠之聪,他们或许称不上国之栋梁,却是国之根本,国之脊梁。
竹子,不但被制成了各种器物广泛地融入于我们的生活,竹的精神亦深深地植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的人民身体里,源源不断,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