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窗漫师吴镇法,只为追思故旧人——王鉴《溪山深秀图》

    公元1669年深秋的一天,画家王鉴人在旅途,临床眺望,眼前的风景勾起他的回忆,那年,他曾从董其昌处借过一幅“元四家”吴镇的《溪山深秀图》,几个月来不停地观看、揣摩、临写,从中探寻中国古代绘画中关于山水的水墨皴擦技法、布局构图。

    王鉴为清代著名画家,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属于清初被清政府推崇的正统画家,早期曾受荫入仕官廉州太守,两年后就罢官归家,书画自娱。他与董其昌介于师友,董其昌的书画成就与地位更高,王鉴最初学画就是按照董其昌的师法古人,“摹古”路线行进,从董其昌处借过《溪山深秀图》就是“摹古”的具体实践。

    董其昌经常告诫王鉴“学画惟多仿古人,使心手相熟,便能名世。”王鉴自己也体会到了绘画中的董源、巨然,以及宋、元诸名家,就好像书法中的王羲之,是学画者学习的正道,“画不师古,终难名世”,因此,其传世画作自己的题跋中常有“漫师遗意”、“漫师其法”、“愧不能仿佛万一”。

    经过大量的临摹,王鉴对古人的绘画技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一代宗师。

    中国有句话叫做“睹物思人”,还有一句话叫“触景生情”,王鉴看到窗外的景物如吴镇的《溪山深秀图》景致,不免想到自己曾向董其昌借观此图,又向董其昌后的收藏家袁枢借赏此图,而此时,董其昌以及袁枢皆已作古二十余年,吴镇的《溪山深秀图》也不知流落何处?此情此景,令七十六岁的王鉴心生怅然,王鉴提笔重新绘制了一幅《溪山深秀图》,并写下了“漫师其法,愧不能梦见古人”、“追思往昔,恍如隔世”,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负面感受不是成本 之前成本定义的例子中修房子带来的辛苦等这个都不是成本 成本由别人决定 比如一个铺位是用来卖茶叶蛋...
    Mark86阅读 481评论 0 0
  • 记一下妈妈 尽管是写流水账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妈妈乐呵呵的要讲一件好笑的事。她说,昨晚睡醒了看了眼手机发现六点多了...
    这人间都是魔鬼阅读 174评论 0 0
  • 罗迪的明星阵容 ...
    蒋珠莉阅读 28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