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老电影中折射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十二怒汉》影评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美国1957年拍的电影《十二怒汉》,并看了中国版和俄罗斯版,感想很深,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我看到了中国和法制社会的差距!
影片的构思之巧妙、情节之紧促、推理之严谨,此处不再叙说。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十年前在公安局诉讼时所遭遇的不公。我不得不说,十年前的我还十分幼稚,相信社会总有公平正义,总有个说理的地方。结果,我错了!
二零零八年,我家里 因为建房(农村)的桩基地问题,和村主任发生了纠纷,原因是我家想在自己家的农田里建房(我家的老房子已经成了危房),但村主任就是不肯答应,说是不在规划范围内(这里说一句,农村建房地的规划全由村主任说了算),不能用来建房(邻村哪家不是这样建的?之所以不规划,是因为村里的“能人”全都建了新房,只剩下我们一家没建)我找过镇政府和镇土地局,但他们都说,规划土地权在村主任,村主任不同意,谁都没办法!我母亲和村主任理论时,村主任竟然动手打人,(踢了我妈一脚)当时我在千里之外的单位上班,回来之后,我面对面骂了村主任,还声称无论如何也要讨个说法!(殊不知我当时多么幼稚)
我先找到镇派出所,镇派出所说人没受伤,是很普通的民事纠纷,更何况你们的村主任是镇上的“红人”,(他堂弟在市财政局当副局长,镇上还想靠他堂弟扶持一批扶贫项目)所长语重心长地劝告我,过去了就过去吧!你不也骂了村主任吗?我和你们村主任是老同学,完了我批评他一顿。所长就这样把我搪塞过去了。
我想,镇上不行,县公安局该可以吧!
我来到洛南县信访大厅,他们让我登记了一下,说这是民事纠纷,要找公安局,(可怜的我就像皮球一样,被他们踢来踢去。当时的我也没想,既然是公安局管,你凭什么让我登记?)我到公安局,他们连门也不让我进去,警备室的告诉我,人又没受皮外伤,不归公安局管。
竟然没有个说理的地方?
我仍不死心,在县城又住了一晚,连续写了五封告状信。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县政府,找到县长办公室,房门紧锁,我等了大约两个来小时,没见动静,因为家中有事,就把信从县长办公室的门缝下塞了进去,我想县长一开门,肯定第一眼就会看见我那声情并茂的告状书,县长只需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我家的大事!带着满怀的期待,我踏上了回家的班车。
我的告状书如同撒进河流的一撮尘土般杳无音信,泥牛入海。县长或秘书可能连看也没看就把我的一纸状书扔进了纸篓。从此,我的告状和母亲所受的气就如同一抹云烟,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
我到哪儿说理去?由此开始,我对这个社会的法律公平失望了。
怎样的社会叫公平?《十二怒汉》给了我诸多思考。
一、法律要保证社会的程序正义。影片中的疑罪从无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宁可放过一万,不可错杀一个。这与我们社会中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思维,差距何其大!一切讲证据,讲严密的逻辑推理!万一法官判错怎么办?万一证人集体做伪证怎么办?所以设置了一个陪审团制度。法律要保护任何一个人的权利,哪怕他是犯人!这样的制度,无疑就减少了主观臆断和偏见。就像影片中愤怒的3号陪审员,他最后反驳8号陪审员,说法官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作证女子鼻梁上有眼镜压过的痕迹)时,“我们十二人里,十一个也没有想到。”8号如此回应。
当做销售的球迷----7号陪审员违背内心、不能追求真实和坚持自己的看法时,11号陪审员(钟表匠)开始质问:why?你难道没种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吗?
然而,看看我们所发生的一切,离公平是越来越远。许多人把对人生命的剥夺、漠视,视为正常。把没有言论自由,在梏桎和管制中的生存,视为正常;把这个社会的腐烂败坏的行为,视为正常;把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视为正常。可悲!就像一位中国哲学家所说的:中国只有治道而没有政道。治道是治理之术,政道即是对政治基本原理的探讨,这个探讨是没有的。中国在统治阶级的高压之下,再也没有能跳出儒术而治国的思想家,而那些朴素的公平、公正的人性需求,被压制、被训化,被消解得无影无踪。
二、对权利的保障与尊重。正义,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理念。
刚开始,在8号投反对票的时候,虽然有人不满,但立即就有了支持者;10号发表阶级观点时,其他人都背对不理,充分表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尊重。8号陪审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无不感动千万观众。
现实中,我们普通的贫苦农民的权利谁来保障?谁又会尊重我们?体会我们的感受?在没有法律保障的地方,社会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中国农村就是这样的状态。谁家的儿子多,势力大,谁就是王者。而我们的法律被定义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基本是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订立的规矩,其目的是为了惩罚和威吓,生就一副凶恶的面孔,根本谈不上对人的权利的保障与尊重。而就个人而言,我们习惯等级,祟尚权威,迷恋熟人圈,讲究外在的脸面。对普遍个体生命的尊重,我们很少去想:我的做法,对他人公平吗?
权利,恰恰是我们最缺少的理念。
三、本片反映出了美国人对真实精神的追求,凡事都讲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中国版《十二怒汉》尽是充满人情味的嘻嘻哈哈。合理的怀疑,多么人性化的胸怀。
从资料看,美国的说理教育,是从孩子就开始的,说理教育贯穿了每个学段。而中国,从小就不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走出学校后,有面对的是毫无规则的人情社会,人人争着当领导和利益,谁会去追求真实和逻辑?缺少逻辑,就会缺失理性,理性对一个社会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人们需要理性,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
其次,逻辑和说理是公民的一项基本能力,说理的民主特性是理性公民素质的必然体现。
再次,说理不只是思考和明理,还要用理由来证明合理。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观点,还要始终顾及对方的观点,用同理心来说服对方。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分析自己,也学会公平和正义,甚至也学会了分享和理性并存。
美国之所以能有比较高的公民素质、国民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社会理性,重视说理教育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再次,影片从侧面也反映了美国人强大的自我反省能力。他们一直在努力排除个人主观情绪和认知偏见,我想:这和耶稣基督教的救赎、忏悔精神是息息相关的。
法制,距离我们还很遥远。希望能有更多的“怒汉”挺身而出,为法治社会开山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