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爱雨,爱听雨、观雨、闻雨,雨落于屋檐瓦烁,落于树枝枯叶。或淋淋漓漓,或淅淅沥沥。听上去便始人格外安宁。仿佛世界静止了,生活也慢了下来,儿时喜欢躺在床上临窗听雨,屋后池塘中每到雨天便有蛙声阵阵,真是应了那句‘’青草池塘处处蛙‘’泥泞小路偶有行人走过,那时的我总是充满了好奇与疑问,这样的雨夜为什么还有人没回家呢?雨落在小河里,也打落在幼时的心里。伴着一阵阵凉意裹累了被子,雨也不知不觉落入了梦里,落入了情怀里……
雨仿佛生来便带着凉意无论出现在什么季节。而雨在四季中又是什么模样呢?春天的雨,杏花微雨,春雨绵绵,可润万物而无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夏雨多滂沱,骤雨打荷花。不禁想起《红楼梦》中黛玉所说‘’留得残荷听雨声"凄凉之意便又增了几分。秋雨潇潇,疏雨滴梧桐,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伴随着枯叶落于地面不失为一种凄美。‘’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南唐后主李煜写下这般诗句也是万般惆怅与苦闷吧。
形容雨的诗句实在是多如牛毛,古来爱雨之人数不胜数,譬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廖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很喜欢《雨巷》如同喜欢雨天一般,可以让人在一成不变,周而复始的生活里感到片刻的安宁与欣喜,即使生活中诸多不顺也可以叹上那么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吧!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今不年少,已识愁滋味。而今听雨不再有“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心境了。苟活于世二十余载未有建树,平庸度日,日复一日,乏味至极。没有了年少的蛙声与泥泞,现如今满目高楼,汽车驶过马路压辗着路面上的积水,仿佛留下了些什么,又仿佛是过客。又是这样的雨夜,伫立于窗前,霓虹闪烁经过大雨的冲刷显得格外情晰,而平日喧嚣的小县城也静了下来,如同沉睡的孩童,又如同孤寂的老人。
房间昏沉的灯光,夏日里的风扇嗡嗡作响,香熏里插着的藤条隐约的落上了灰尘,存在的事物都会有岁留下的痕迹。如同不再青春年少的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便会失去很多灵气。那些细微的感性仿佛也在慢慢消失一般,没有了太多的感慨,除生活也只剩下生活了,哪还有什么扯淡的理想……
生活慢了磨平了我们的棱角,慢慢的让人们忘记了初心,忘记了年少时的斗志昂扬,我们慢慢的妥协,接受,低头,变成了曾经害怕成为的人。唯有雨可使人安静,让人静下心来想起曾经光阴,那些甜与苦,酸与咸都是我们一步一步走过的人生啊,那些一步一步走过的光阴,便成了我们的一生。那漫长而又短暂,苦闷而又甜蜜的一生。仿若藤条上的灰尘,眼角的皱纹,以及逐渐暗淡的眼神……
窗外的雨仍在淅淅沥沥的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