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非同一般,你会观察吗?

清晨上班路上,大家行色匆匆,我也如此。忽然后面两个清脆的女生对话被我的耳朵捕捉到:

“一大早上就耍大男子主义,坐在那儿就等着我伺候他!”

“这还不都是你惯的!”

“哼,等我再找一个伺候我的!”

说着,这两个靓妹的身影从我身边飘过。

一个优雅女孩貌似在赶公交车,因为我看见她回头看了一眼正从后面驶来的公交。这辆公交快速从她身边驶过,她想去赶又作罢。大约两秒钟,她又拔脚飞奔过去。我心里默念“快一些,快一些,你能赶上的!”

幸运的是,她赶到时,有一个人正在上车。

走进办公室,看见部门同事刚好也到了。与同事对视了一下,没有看到来自对方的清晨问候的笑脸。嗯,我心里是想要那个嘴角上扬表情的。

有一门语言被称为爱的语言,那就是“非暴力沟通”。在非暴力沟通里面,有一个关键要素,也是第一要素,叫做“观察”。这个观察可不是普通的观察,它非同一般。

说它非同一般,因为它是一个不带有思想的观察,即没有头脑参与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里面没有思考、没有想法、没有评论与判断。看只是看,看到真相。

上面那个在抱怨的靓妹,她的观察是老公没有伺候她,那么她心里很不满意,可能还会有点儿生气的情绪。那么那一刻她脑中一定有些想法:他应该来伺候我,他不应该耍大男子主义,我应该被照顾等等。

这些想法就不是观察,而是头脑的思想与评判。如果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头脑在参与过程,那么就会在心里积攒下因评判而产生的情绪。天长日久,这个靓妹就会变成一个怨妇,或许真的要去换一个能伺候她的老公呢。果真能实现吗?不尽然,因为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没有从这个非同一般的观察入手,去看到真相,即自己的内在需要。

那么她的内在需要是什么呢?就是对爱的渴望,希望被关爱、被呵护、被理解和包容。而这些恰恰又来自于自己的给予。

这就是透过观察,看到真相的过程。

前面那个赶车的优雅女孩,在犹豫是否赶车的时候,也一定有了脑中的评判:“我能赶上吗?值不值得去赶?赶不上会不会很丢人?”等等。这是脑中的声音,也是大脑的一个“创造”。而当她决定去赶车时,大脑也一定参与了非凡的创造,给她一个来自内心的声音:“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能不能呢?如果你全力去赶,一定能赶上。你的事情你做主,与他人无关!”等等。


同样都是一些思想,当把观察的焦点放在对自己有帮助的想法上,不再去纠结对与错、好与坏、值与不值,而是聚焦自己想要的、然后身心合一地去做,同时再带着爱行动起来,那么还有什么实现不了的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爱的语言与身心灵”微信公众平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莫扎特。天才都没有童年,经典的是小时候的神童变成了成年的大师,免去了我们伤仲永的哀叹。1762年6岁的他和姐姐被抱...
    深海的雨阅读 3,060评论 0 1
  • 7月15日星期六持续暴热 休息在家的日子翻看起了以前的旧文,看着看着居然不自觉留下了眼泪,原来早在18岁刚接触爱情...
    夏尔烟阅读 1,664评论 0 0
  • 文/谢锦安 夹子每个周五的晚上都会去后街的网吧上网。 后街只有一家网吧,叫做望城,因为临近学校,一到周末就会异常火...
    曹晃阅读 5,008评论 1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