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期末,大都伴随着课程设计,该泡实验室泡实验室,该画图画图,该测量测量……的确,我们的生活看起来“好充实”哦!
从大一那个唯唯诺诺,什么都不懂,人生观价值观不健全的“小学生”,到经历过校内学生会社团;参加过校外的组织培训;做过各种类型的兼职;参与过企业两次面试;体验过职场酒场江湖;纠结过人生方向的大三学生来说,这些建议也许可以给到你一些启发。
1.要不要参加学生会或社团?
刚来到大学的时候,和所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觉得学生会是一个高大上的去处,学生会的面试,则更是一个神圣又隆重的环节。因为大部分同学都填写了申请,抱着什么都要试一试的心态,就这样参加了。
我记得当时面试的学长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进来之后,发现学生会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做的都是一些琐事,你会怎么办?我想了想之后回道:我来学生会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荣誉而去炫耀什么,而且大部分事情都是由一件件小事堆砌而成的,我挺希望可以在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去学习到一些东西。
我认为一开始参与一两个社团或部门,对我们在某些事情的理解上面是有挺大帮助的,比如说写策划,大一部长要求过我们写策划,告诉过我们格式,虽然没有能够清楚的知道记住多少东西,但在后来,我的实习工作中,有过写过策划的经历就让我不那么慌张。
到大二的时候,如果你想竞选部长,继续留在学生会,那你就要做好打持久仗的准备,奔着部长和将来的学生会主席的位置好好再坚持两年。当一个完整的流程走下来之后,你能学到的东西,其实也蛮多的了,也远比想着当个副部长混水要好得多。但如果你只是为了好玩,或者“勾搭”新的小学妹小学弟,那么劝你早点离开。社团也类似,要么做硬,要么不做。
2.和宿舍室友谈不来,关系不好怎么办?
大一的时候,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因为和室友关注的话题不同而苦恼,比如,她们都看了一部剧叫做xxx,都知道某个明星或歌手,而我什么都不知道,想插话都不知如何插。
我以为关注点的不同会带来很多的矛盾,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事实是:我理解她们的兴趣,她们也尊重我的选择。在她们谈论的很开心的时候,我有时会插上一两句话,虽然大多数时候插的较奇葩,常常引起调侃,但通常会伴随着一阵欢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继续着手头的事情,或安静或欢笑。
当然,有些宿舍中也的确是有性格怪癖比较有个性的同学。那么能忍则忍,不能忍可以和其他室友们商量好后调宿舍,但是没有必要针尖对麦芒,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3.学会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从小学开始,我最喜欢做的就是不用动脑的事情了,比如抄课文,抄试卷,到现在的写实验报告,整理知识点,写作业等等,这些动手不太需要动脑的事情我基本都会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它们。
虽然大三了,但我的思考能力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曾花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纠结是否要参加高费用的培训班,自我折磨很长时间纠结于要不要结束一段看似不错的校园兼职,畏畏缩缩近三个月苦恼于现有工作和自身兴趣的取舍关系……
而现在看来,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从底层思维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个人价值观成熟与否的问题,我喜欢你认可你,就继续,不喜欢有点痛苦,就放弃。很简单的道理,可是让自己拎清楚却经历了那么多而长的煎熬期。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为外界或别人的口中的诱惑所干扰,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4.能一次性解决的事情不要一拖再拖。
比如四六级,比如计算机等硬性要求的考试,如果可以在大一就考过,为什么要拖到大四呢?浪费的不仅仅是几十块钱的报名费,而是你在每一次所谓的“备考”时所花的却没有实质性回报的时间和精力。
我的一个同学,大一过了四级,大二过了计算机和六级,大二下又去学了口语,随后考了口语证,大三则一门心思忙自己喜欢的事情,为自己的毕业做准备。看得我们也是羡慕得很,但一切都是公平的,你如何对它,他就如何对你。
有句话叫做“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不认真地对待它,它也不会给你满意的结果。
5.课余时间培养和坚持自己的兴趣。
相比于高中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大学要显得轻松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相应的多了不少。这个时候,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曾经非常喜欢却没能去做的事情,比如: 打篮球,跳舞,健身,书法,绘画,英语等等。
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不讨厌的几件事,尝试着去了解,去入门,去坚持,慢慢地,你会发现坚持带给你的力量和变化有多大。
在这一点上,我也是属于后知后觉型。除了坚持早起运动和看书之外,直到大三才拿起画笔,慢慢地落笔儿时的梦想,也通过画画改变了生命的状态。
我想,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幸运的,虽然成功是没有办法复制的,但一些学长学姐们的遗憾,你是可以引以为鉴的。
6.结交和维护好知心朋友。
这里的“知心”可以是志同道合的,也可以是有不同喜好但是彼此理解彼此支持的。
ta也许不是那个在你得意时第一时间祝贺你的人,但会是那个在你失意时默默陪伴为你着急或“骂醒”你的人。
ta也许不是那个信息秒回的人,但一定是看到你的信息之后秒回的人。她也许并不记得你的生日,但你一通电话她就能到场。
大一之前,所有人和事于我们而言都是陌生的。大四之后,所有人和事于我们而言,也和陌生的差不多,而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我们曾和一群喜欢的朋友,有过一些有意义的经历,变成我们大学时期宝贵的回忆。
毕业时,步履匆匆,很多人还来不及问好,就要说再见的,甚至连“再见”也来不及说……虽然如此,但我们若我们能够在回忆起某些事情来,会心一笑,也不会那般失落了。
能够相识相知几位知心好友,实在难得,也实在美好。
7.好好学习。
记得在《欢乐颂2》当中,小曲被所谓的高学历女老板怼回之后,愤愤不平地找关关说理,大致讲到过这样的一段话: 没文化怎么了?我不照样做生意吗?你知道怎么联系生产商最快最准,货物怎样运送资金最少吗?你知道…balabala…吗?你不知道,但我知道!
并不是书本上的东西才是知识,生活当中处处都是学问。昨天一位在211高校的朋友和我说,他们去外地参观实习,三个管理学老师,三个班长和三个学委就90个人左右的住宿问题,在前台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搞定,所有的同学就在大厅干站着等着。此外,关于第二天的早餐如何解决,几点集合,在哪里集合,要去哪个地方,他们一概不知。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在“好学生”的眼中,学习成绩永远被排在第一位吧!以至于忽略掉了很多看似不重要但更加需要重视的东西。所以,“好好学习”,学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专业课知识,还有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大学的前两年还是蛮多感慨,写了蛮多学习和活动总结的,当慢慢认识和了解了一些事之后,竟变得淡定了许多。更多的不是去盲目参与什么,而是希望能够好好地积累,好好地沉淀。
和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