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七年(郑庄公三十一年,鲁隐公十年,前713年)正月,鲁、郑、齐结成讨宋同盟。六月,三国联军在宋国的菅(jiān)(今山东菏泽单县北)这个地方打败了宋军。接着,郑国又攻占了宋国的郜(gào)(今山东菏泽成武县东南)和防(今山东临沂费县),并把它们都送给了鲁国。
郑庄公这招真的挺高。当时郑国才传三代,公族势力尚小,对土地的需求也不大,同时这两个城位于宋鲁交界,对郑国来说是块飞地,管理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在那个年代,一个月里连取别国两邑算“大恶”之事,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所以还不如把它们送给鲁国,以表明自己不是“乘败人而深为利”,而是“不贪其土以劳王爵”为好。对郑庄公的这一举动,《左传·隐公十年》评价之为“正之体也”,不过《左传》的这个评价太迂腐了,郑庄公此举何止是仅仅为了获得一个“正之体也”的评语呢?它同时还削弱了宋国,讨好了鲁国,实在是个名利双收、一箭三雕的高招。
宋国吃了大亏,就联络郑国的老冤家卫国一起偷袭郑国的都城。也不知道卫国为什么那么待见宋国,完全不顾“王命”和刚刚缔结了一年的四国盟约,当即起兵响应。周桓王七年(郑庄公三十一年,鲁隐公十年,前713年)秋七月,“宋人、卫人入郑”。还真就让他们得手了。
这时候郑庄公率领得胜之师刚刚回到郑国境内,根本没料到宋国和卫国能来这么一手。“入郑”的宋卫两军应该也知道郑庄公的大军已经回国,随时会杀过来结果了他们,所以主动放弃了郑,转而攻击戴国。
我们不知道攻击戴国是一种什么操作,他们为什么不撤军回国呢?我们只知道他们攻击戴国的时候,又拉上了蔡国,而蔡国好像并不知道他们在此之前偷袭了郑,所以当郑庄公把宋、卫、蔡三国军队都包围在戴国的时候,蔡国人因为莫名奇妙的惹上了郑国而非常生宋卫两国的气。三国本来就不是郑国的对手,现在又闹得不团结,所以郑庄公轻松的就拿下了戴国,“取三师焉”。
此后,郑庄公开启了横扫模式。九月,“入宋”;十月,联合齐国“入郕”(chéng);第二年(周桓王八年,郑庄公三十二年,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七月,联合鲁国、齐国“入许”;某月,大败来犯的息国军队;十月,“以虢(guó)师伐宋”,再次大败宋国,战功一时无两。
郑庄公打了这么多仗,但却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人,也不是一个只顾眼前利益而毫无政治头脑的人。这从周桓王三年(郑庄公二十七年,鲁隐公六年,前717年)他主动与周边国家修好以及周桓王七年(郑庄公三十一年,鲁隐公十年,前713年)把郜和防送给鲁国就能看出来。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他对许国的处理。齐鲁郑三国“入许”后,齐国和鲁国把许国的土地给了郑国,但郑庄公却并没占为己有,而是把许国一分为二,让许叔居东,公孙获居西,既削弱了许国,又避免了贪婪的骂名。
当然,他也是一个快意恩仇的人。州吁替段出头,他立即出动王师予以报复,周桓王分了他的权,他就抢夺周的收成以泄愤,虽然不能说得不偿失,但也都是些授人以柄的事,说明他也有不够成熟的地方。虽说脾气不好的人更真实,但这对一个政治家来说不能算优点,给他减了不少分。不过,他毕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胸怀和智慧。
比如周郑交恶之后的周桓王三年(郑庄公二十七年,鲁隐公六年,前717年),东周发生饥荒,鲁隐公为周室“请籴(dí)于宋、卫、齐、郑”。郑庄公不计前嫌,立即响应,并且借此机会去朝拜周桓王,算是主动示好了,只是周桓王记仇,没给他应有的礼遇,周郑关系才没有彻底改善。
但即使是这样,当周桓王六年(郑庄公三十年,鲁隐公九年,前714年)宋国不履行臣子义务的时候,他仍然“以王命讨之”。在鲁国、卫国这些同姓之国和齐国这个有征伐之权的大国都不管的情况下,不管他是不是假命伐宋,郑国都获得了名利双收的好处,客观上也算是对得起周王室了。
而周桓王给了他什么报答呢?用十二个邑换郑国的四个邑。这看上去挺讲究的,但其实那十二个邑是周武王封给开国功臣苏忿生的,周桓王根本就做不了主。慷他人之慨,占郑国的便宜,这就是周桓王给郑庄公的报答,可以算是明睁眼露的欺负人了,而郑庄公慧眼有识,竟然把这件事忍了。
上面这些事都能证明他的胸怀和智慧,可他的狗熊脾气也着实够受。周桓王十三年(郑庄公三十七年,鲁桓公五年,前707年),周桓王免去了他的左卿士之职,他就又犯了老毛病,“不朝”,气得周桓王亲自率领陈、蔡、南虢和卫国的军队伐郑,来教训他了。按道理郑庄公这时候应该“请服”,这样虽然损失点面子,但会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可是郑庄公哪是那样的人呢?他率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双方战于繻(xū)葛(即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市北),史称“繻葛之战”。
尚有能力干涉晋国内乱的周桓王这次碰到了硬茬,不仅联军在战斗中大败亏输,而且连他自己都被郑国的祝聸(dān)一箭射中了肩膀,要不是在危急关头郑庄公的政治智慧又闪亮了,及时阻止了想要继续追击的祝聸,大概他会成为郑国的俘虏也说不定。
郑庄公阻止祝聸的理由是:“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意思是冒犯长者尚且会受到责难,何况是欺凌天子呢?这话说得似是而非,难道抗拒王师并且“射王中肩”就不是“陵天子”吗?可见他在乎的并不是陵没陵天子,而是怎么收场——要是真的抓住了天子,那才算是抓了个烫手的山芋呢!我们应该承认,虽说去职不朝、抗拒王师不能算有理,但及时停止追击,并于当夜派祭仲到周营慰问周桓王的伤情,有力有节总归是当之无愧的。
其实,要不是周桓王不自量力主动攻打郑国,郑庄公从周桓王八年(郑庄公三十二年,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十月大败宋国之后,已经五年没用过兵了,连周桓王十年(郑庄公三十四年,鲁桓公二年,前710年)仇敌宋国发生华父督弑君之乱的时候,他也没趁机出兵捞点油水,而是联合鲁国、齐国和陈国乘势把流亡在郑国的公子冯立为了宋国的新君。在不能吞并宋国的大前提下,这才是更符合郑国利益的举措,可见郑庄公的精明。
繻葛之战以后,郑庄公也没报复从王伐郑的诸侯,仍然坚持以和平外交为主,但这并不代表郑国像周宣王后期一样战力衰弱了。这从下面几件事可以看出来:
一、周桓王十四年(郑庄公三十八年,鲁桓公六年,前706年)北戎伐齐,齐国向郑国求援,郑桓公派世子忽率军救齐,大败北戎,“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
二、周桓王十五年(郑庄公三十九年,鲁桓公七年,前705年),由于盟邑和向邑先附后叛,郑国联合齐国和卫国讨伐他们,打得他们只好迁居到王畿(jī)之内;
三、当年郑世子忽救齐有功,却因为爵位较低,被鲁国在庆功宴上安排在了次要位置。“郑人怒”,于周桓王十八年(郑庄公四十二年,鲁桓公十年,前702年)联合齐国和卫国伐鲁,在郎邑(今山东枣庄滕州市西北)打败了鲁国的军队。
繻葛之战后仅有的三次战争,郑国都取得了傲人的战绩,战斗力之彪悍可见一斑。
郑庄公征战一生无一败绩,称得上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治理下的郑国达到了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只是由于其影响仅限于今天的河南和山东一带,范围还比较小,也没达到号令天下诸侯的程度,所以只能被称为“春秋小霸”。但我们不能小瞧这个小霸,因为他其实是一个给春秋定调子的重要人物,可以说,春秋三百多年的历史都是在重复他曾经干过的事。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死于周桓王十九年(郑庄公四十三年,鲁桓公十一年,前701年)。他没有处理好身后事,死后的郑国陷入了诸子争立的内乱之中,导致国力大衰。这是他的一个败笔,导致小霸的局面昙花一现,郑国也随即沦为一个二流国家,只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左右逢迎,苟延残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