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五月的第一天,我参加了大家庭中第一个亲人--姑姑家儿子(我表弟)的婚礼。
这几年我参加过太多婚礼,然而同姓大家庭中哥哥姐姐弟弟们婚礼我从未参加过,总是说距离太远、没有时间,然后错过了太多温馨的瞬间。
我曾经参加婚礼最频繁的时候,同一天有两三场,同学、同事、朋友。每一个婚礼现场都特别让人羡慕,那些美好的感情和对未来的畅想,在婚礼的现场经过音乐的烘托,变得那么容易让人感动落泪。
想到自己,好像我总是在一段感情结束之后空窗很久,好像我也没有什么感情经历(捂脸)。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就变成了一个谁都在催的大龄的自称少女了,被介绍的对象也由曾经的高质量到现在的差不多就行了。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随着阅历、精神、经济方面的提高,我反而越来越贬值了?只是因为年龄。
可能在父辈的眼里,那些你的追求、你的理想、你的喜好,都抵不过能成一个家。只要对方不是特别差,总有各种符合老一辈的优点可以与你的年龄相配。我不是不理解他们的担心,只是没有办法妥协。
至于在同龄人里,好像单身的越来越多。看着别人一把一把的狗粮撒下来,内心蠢蠢欲动,却在一边嘴上说着要男朋友要女朋友,一边坚定的继续单身选择。
我曾经问过一个比我小几岁的男孩,为什么还一直单着?然后他告诉我:“因为我已经一个人好久了,什么事都是自己在做,能不用别人帮忙就不麻烦别人,经济也独立,不想突然闯进来一个人打破这份安逸,所以可能活该我单身吧。”
我也问了一个略比我大的闺蜜,她说:“因为曾经遇到过那个特别特别好的人,现在不管遇到谁,都觉得还差那么点东西,不能全然相信对方。好像一个人久了就更不愿意将就了。”
在羡慕那些甜甜蜜蜜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时,我问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将就?我这样回答自己:“一部分是害怕,身边那些不幸的婚姻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一部分是觉得自己还不成熟,不知道如何对待感情。还有一部分,大概是因为太过于成熟,总用理性的思维对待该感性对待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公众号在宣扬女性独立。要精神独立,要经济自由,要职业发展,要体魄健美,要妆容精致,要满足需求,要步伐舒缓……在你不够好的时候,要努力,以便得到更好的感情和更高价值的人。然而,这样的精神真的独立么?
扯远了,回归正题。23岁的表弟和20岁的弟妹,两个周围人眼中的大龄青年,终于在一干人的期盼和祝福声中合法相伴余生。
典礼时,忘了是谁问我:羡慕吗?
羡慕,两个人都找到了那个相爱、懂自己、愿意终身相伴的人。
羡慕,他们能做到不顾阻拦,做到非卿不娶、非君不嫁。
羡慕,今天他们终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然后呢?
我依然会去读书和跑步,去健身也下厨,去看遍风景,去约见朋友。
未来的每一天,我都不排斥爱情的到来,也不将就年龄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