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文/李根勇         

        我的本家老哥李玉春,是付庙村的村主任,连选连任,在村主任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个年头。老哥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勤劳节俭,乐善好施的家风家训,浅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孙们。今天,即将年满15岁的孙女李晓曼,发给我一篇《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的作文,看罢很受感染,小小年纪,童真看世界,家风家训伴我行,写的很棒,共同分享。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嘉祥四中宗圣中学八年级28班

                        李晓曼

      有人说“家是第一所学校,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不假。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二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高贵的信仰——良好的道德。道德源自于什么?没错,正是那优良的家风。

      爸爸是位商人,我几天才能见他一回,妈妈则在外工作,我也不是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都可以见到她。因此,我与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超过了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时间。尽管这样,那优良的家风还是时时刻刻熏陶着我,帮助着我塑造健康的人格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奶奶这把年纪,也是忙个不停,我们各自外出时,她就利用这段时间,在家里左洗右刷从不闲着。早晨,奶奶起得很早,当我醒来迷迷糊糊的看到奶奶,正在收拾晚上我丢在地上的垃圾,声音十分轻,似乎生怕打扰我的睡眠。每当我放学回来后,家里就会与我上学前的状态截然不同。奶奶还喜欢做针线活,一有空闲她就从柜子中抱出被子,抽出被皮,洗洗晒晒,然后再缝上。我问奶奶:“奶奶,你每天都忙碌做事情,不累吗?”奶奶说:“累啥?没事做才累呢!一天不做些事,这一天还有什么意义呢?”奶奶的这番话使我触动很大,是啊!如果懒惰的度过一天,这一天又会有什么意义呢?

      奶奶的最大特点是勤劳,而妈妈的最大特点则是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妈妈拿了弟弟和我许多小时候的衣服,整齐叠放在行李箱里。我奇怪的问妈妈:“妈妈,你拿那么多衣服干嘛啊?”妈妈说:“我要拿它去捐给那些山区的孩子们”,我内心自然是不愿意的,因为那些衣服毕竟是我童年的回忆啊!不舍得也是应该的。妈妈似乎读懂了我的内心独白,说:“虽然我们家并不富裕,但比起山区那些可怜的孩子,我们不知道要幸福多少,难道我们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比我们生活更艰苦的人吗?”我内心感到惭愧,多么渴望把刚才的心思收回。说着,妈妈便把那些衣服带走了。

        还有一次,妈妈为我们蒸了米饭,炒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我没按耐住心中对美食的喜爱,于是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吃的快不免会将米饭粒掉落在地上,妈妈就对我说:“掉出去的饭,是农民几个月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换句话说,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接着她又说:“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我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对,于是就把妈妈说的话给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于是,我也经常这样提醒我身边的一些好朋友。在我的影响下,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都和我一样,养成了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虽然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但良好的家风,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让我们终生受益,健健康康的成长起来,我的青春,我的芳华,我的家风家训,谢谢了,我的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