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
讲了一个美国的高富帅约书亚•贝克尔,他掌管着150家店铺,拿着7位数的薪水,22岁就买了豪宅名车,还有一个美丽的妻子。
在众人眼里,他是那么成功。
但事实上,他的生活却非常槽糕。
逢年过节他都买礼物准时送达母亲手中,但他却错过了母亲最后的离别。
他买了很多奢华的物品给妻子和儿子,然而妻子却向他提出离婚,因为他没有给她最想要的陪伴。
就连他自己的身体也十分不好,每天需要服药才能入睡。
可以说,除了赚钱,他并没有感受过幸福。
后来,这一切经历让约书亚开始反思,他发现:过于追求物质,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于是,他毅然辞掉了年薪百万的工作,清理内心杂乱的思绪,同时清理家里的东西。
他试着在30天里丢弃30个物件,没穿过的衣服、没用过的器皿……直到他的生活里只剩下288件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约书亚发现,这样极简的生活不但没有让他感到空虚,反而觉得内心越来越充实。
他放弃了7位数的工作,但从此拥有了大把时间:精心做一顿美食,约朋友喝下午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甚至,他终于有时间拾起小时候的梦想,他开始提起笔写东西。两年后,他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最后的结局就如文章标题所写的那样动心“扔掉90%家中物,他竟成了人生大赢家。”
爱因斯坦曾说过:“凡事应力求简单。”
或许,身处繁忙都市,为生活日夜奔波的你,也应该学着为生活做些减法。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是一位完美的极简主义者,他一生都信仰“少即是多”。例如:
乔布斯总是穿着同一种款式的衣服;
在苹果的产品上也尽量减少多余的设计;
就连他的家,家居物品也十分精简: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蒂芬妮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据说,凡是乔布斯参与的会议,会议人数都会被压缩到最低。如果有不必要的人在场,他就会毫无留情地跟对方说:“你不需要出席这次会议,谢谢。”
极简主义者佐佐木典士认为:极简主义者是真正了解自身需求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在乎别人的目光而追求“物欲”,他们清楚什么是真正“必要”的东西。因为更加珍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极简主义者才会减少周围物品的数量。
换句话说,极简主义者并不是要扔掉所有东西,而是把没用的事物减到最少。
①社会环境
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打开手机,从微信到微博,从视频网站到购物网站,可以说目之所及之处,都是满屏的信息。
有实验甚至指出,如果过于贪恋垃圾信息,就会变得智商下降,甚至跟吸食大麻的效果一样。
只有懂得过滤信息,你才能走向极简。
被称为“世界互联网之父”的凯文•凯利是新科技的狂热代言人,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凯文自己却不使用智能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视。
他有时会到亚洲的一些村落旅行,一去几个月,不带电脑,这么做是为了要扎根于现实世界。
他说过一句话:“我尝试保持与各种科技的距离,这样我才能更容易记住我是谁。”
适当让自己远离不必要的信息,是通向极简的关键。
②人类的社交心理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
故事的男主为了在女友面前体现出自己的多金,就借钱买了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只劳力士手表,还买了一双发亮的皮鞋。
一开始,两人的交往十分顺利。
直到有一天,女友得知真相,两人也就无疾而终了。
当然,此处男女的价值观并非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是,男主通过购置物品来凸显自身价值的行为,相信许多人都有过。
说到底,人是群居动物。人类一旦脱离社会就会感到孤独,而为了能在群体中生存,个体就必须要对群体展现一定价值。
于是,人类也就天生拥有了到处展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一般来说,我们常常会选择将一些内在的价值,通过外在物品间接表达。
可是,这就会让你手上的东西越来越多,在管理大量物品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逐渐迷失自我,最终失去幸福的能力。
我们常常会错误地以为,拥有什么样的物品,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事实上,物品并不能代表个人。
如果不能认清人与物品的关系,我们就只会逐渐远离极简的生活。
《我决定简单的生活》认为:极简主义的核心是只留下必要的东西,其他的都要下定决心扔掉。
具体怎么扔呢?你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①从显而易见的垃圾开始,例如扔掉空的快递盒、空瓶子、空罐子,以及打扫冰箱里的过期食物等等。
②丢掉家里的存货,比如打折时买的手纸,促销买的洗衣液等等。因为家里不需要有库存,街边的便利店和超级市场才是库存,需要的时候随时添置就是了。
③丢掉看似“有用”东西。最典型的就是因为虚荣心而买回来的东西,比如为了偶尔能发一次朋友圈而买的专业户外装备等等。
④丢掉一年都用不上的东西。一年没用也不影响生活,那就说明其实你并不需要它们。
⑤扔东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左思右想,确实难以下定决心的东西。那么,你可以把这些无法舍弃的东西暂时先拿出来,把它隔离一段时间,重新审视和它的关系。如果之后一段时间你都没再拿出来,那么也就可以决定扔掉了。
舍弃是一门技术。
极简主义者佐佐木典士认为,舍弃要在做中学。千万不要等到你静下心之后才开始舍弃,因为现实往往是舍弃了之后才能够静下心来。
所以,想要精简生活,那就赶紧动手吧。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跑到瓦尔登湖边上,搭建了一个小木屋,独居了2年2个月。他说: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愿你我都能通过精简,感受到生活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