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从公司出来时已经八点多了,9:00-10:00有赵昂老师关于“职业发展前十年,你会遇到哪些坑”的线上分享,只能在地铁上听了,我心想。
赵昂老师是新精英的咨询师,之前并不了解他,据说咨询费要1200RMB/小时呢。
地铁行驶起来声音很大,即便我把手机声音开到最大,还是有的内容听不清,断断续续听他在讲人生积累资本,瓶颈期等内容,然而我对这些内容并没有太大感觉,在他讲了近40分钟后,开始进入答疑环节。
"二本院校毕业生,要考研吗?"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基层公务员如何寻求发展?“
”如何做选择?“
”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
这时,我注意到,在线有近1000人在听赵昂老师的分享。
一代又一代人,提着相同的问题,有着相似的迷茫。
我也是因为迷茫才会听这次线上的分享,这也是我解决迷茫的途径。
迷茫不解决,只会越来越没有方向。
下面来讲讲我的故事。
上大学前,选专业,我喜欢英语,想选英语专业,但又觉得只学英语未免有些枯燥,于是选了汉语即中国语言文学,因为下设有对外汉语专业,这个专业要求学习外语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中国的文化知识,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专业。而且据我了解,毕业后做老师可以教不同国家的学生,和不同的人交流,我再一次明确了选择,这就是我期待的生活,而且对这样生活的憧憬在大学四年都没有发生变化。
明确了目标,我也就知道该去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学习专业课,提高英语,多参加实践活动,甚至在大四时去印度实习,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我自己的期待进行着。
直到毕业前的两个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明确内心并不喜欢稳定的工作,对教育行业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那个决定性瞬间来源于一次活动,当我与1500多人坐在一个大厅中听不同嘉宾的分享时,我开始思考这个活动背后的东西,想象活动的组织者都做了哪些活动才有这样的呈现,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体验,我甚至想着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我开始仔细读他们的产品宣传册,看到某某传播公司,我又开始了解和这种公司相关的行业。
毫无疑问,那时我的内心是渺茫的,在我选定的方向上走了那么久,现在又冒出一个想做另一种工作的想法,何去何从?如果真的做别的工作,就意味着当我的同学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的事情上都基本尘埃落定的时候,我才开始蠢蠢欲动,想换个行业,而那时,距离毕业只有两个多月。
如果你经历过毕业季,相信你能理解那时的我内心的焦急与迷茫。
我好期待有谁能站出来告诉我,直接选择哪条路,嗯,当然没有谁会站出来。
然而这种迷茫也就持续了两周。
毕竟,迷茫不是良药。
我开始找我认识的前辈聊,听他们的意见,开始了解这个行业,买这个行业的书来看,那时的自己就像一个小马达,每天突突突地试图揉碎自己的迷茫。
迷茫还在,不知道前途如何,但我还是决定打入这个我感兴趣的行业,我可以接受自己在毕业时只是实习没有正式工作的状态。
我开始改简历,我认识一个学长,他在业内数一数二的公关公司上班,我请他帮我推荐去他所在的公司实习。
又折腾了两个多星期后,我开始在我现在上班的公司实习,好像一切尘埃落定。
过了一段时间,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就有那位帮我内推的学长。吃着吃着,他跟我说,他有帮我递简历,当时一起递上去的还有其他八个候选人,都有海外留学背景,虽然我不认为有海外留学背景就有多牛叉, 就一定会比我强,但是我不能否认,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在外资企业,多是有留学经历的。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面对自己学历背景不强这个现实,入行不难,怎样和有着留学背景的人一起往下走才是问题所在。
认清现实很重要,认清了才能找方法论。
我记得大学毕业时,我的一位老师说过,本科学的内容最多让你走十年。我之前是以为用完了所学才要去学习新的内容,那一刻我才知道不是的。我开始有淡化学历背景的意识。我说的淡化并不是不提,不谈,逃避,而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去积攒支撑自己义愤填膺时的资本,就是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傲娇地说,我自己就是没有学历背景,但是我能做得很好。
这是发生在我毕业季的一件事情,一件对我未来处理问题有很大帮助的事情。
它教会了我如何处理渺茫。
一 多想、多分析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它是可以被解决的,不妨找个安静的时间,自己多去分析,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目前发展到什么阶段?如果坚持自己的做法,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再罗列出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是想不明白的问题有哪些。
下一步,借助网络资源,包括线上课程,线下约见行业前辈等,去解惑,看看与你有相同经历的人如何解决的,听听前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听完建议后,并不是全盘接受,这也就到了最后很重要的一步,结合自己的看法和别人的建议,分析并权衡利弊,做决定永远是自己的事情。
记住,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二 多行动
做好决定,就解决了之前的那些瞻前顾后与犹豫不定,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开足马力,要通过实践去更深层意义地了解你想做的事情。
三 有自己喜欢的事情
此外,我们还需要留给内心一片天地。
往往在拥挤的人群中,我能很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充实。当挤入人肉地铁时,抬头所见都是眉头紧锁的面孔,当随人群穿越马路时,望见的都是脚步匆匆,偶尔,我也有紧锁的面孔,我也会脚步匆匆。但是我的紧锁与匆匆都是有方向的,有底气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依然要在那一二分中找到并坚持我热爱的事情。在为生存、生活奔波时,身体或心理已经很累了,只有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带给我们内心的喜悦。
在人群中,为我内心保有热爱的事情而沾沾自喜。
回到文章的开头,我在听赵昂老师的分享,因为这一周我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方向,有些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赵昂老师说,今天的分享有那么多人也在听,但是听完也就完了,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结合相应的方法并放在自己的身上去实践。
我又成了毕业时的那种状态,定方向,找方法。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迷茫也不会因为年纪增长而越来越少,但至少我们要从解决问题,解决渺茫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方法。
地铁依旧轰隆隆,但我内心已明朗。
你呢?
图片来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