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播出的《向往的生活》,黄磊的妻子孙莉跟着《暗恋桃花源》剧组来了,他们神仙般的爱情,连何炅都发自内心地说:“他眼里的那个光芒,我觉得真的很美好”。
很多人觉得,孙莉嫁给了黄小厨,连厨房都不用进了,让人羡慕不已。
可是黄磊却说:“她好多年一直在家里照顾我,带小孩,我在外面忙。”满眼的感激和理解。
更让人感动地是黄磊对妻子再次投入工作的态度,他说:“莉姐现在开始做一个自己的工作了,我就在家里做好后勤工作。你好好演戏,我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从他们的相处中,我们发现婚姻的幸福很简单,是一种刚刚好的付出,是一种不会耗尽在责任义务中的舒适感。
有一期《爱情保卫战》讲的是一对“女主外男主内”的情侣。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相处模式已经很是常见,然而这位女主人却像领导一样颐指气使地拿着爱人当佣人使唤,认为他不赚钱就得在家打理好家务,又嫌弃他洗衣服不认真,不会分类,把衣服都洗坏了。
与此同时,男方在外眼高手低,经济不能独立,在家也并非任劳任怨,还花钱请小时工来代替自己干活。
这样自然滋生出很多怨气,他们也把生活中不该有的成功者的“戾气”和失败者的“丧气”带回了家。
涂磊在节目中说:“如果你能赚到钱,但放弃工作,在家打理,这是奉献。但如果挣不着钱,还不愿意在家干活,这是不劳而获。”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然而,当没有赢得对方尊重的闪光点时,这种付出便掺杂了“义务”。
爱情不再平等,而是依附。简单的爱变了味,就总会想着逃离这座“围城”。
但是,《围城》的作家钱钟书,和妻子杨绛却把婚姻这座“围城”活成了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靠的是一份尊重。
杨绛本是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婚后,钱钟书对生活事务一窍不通,她就心甘情愿做起来家庭的“老妈子”。
尤其是杨绛怀孕住院时,钱钟书总是苦着脸说“自己做坏事了”,台灯弄坏了,墨水染了桌布,连门都弄坏了。
而杨绛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紧”,出院后再帮他一一化解。
杨绛也热爱写作,她也并非擅长做家务,只不过因为爱,让她愿意给予这个“大男孩”无尽的温柔和无条件的付出。
杨绛说过:“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
钱钟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特别感激妻子,说:“《围城》是属于她的。她在我眼里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当彼此之间都努力留住对方最初的美好时,尊重是自然而然的流淌。此时,不被责任捆绑的付出不再是压死婚姻的稻草,而是促进婚姻和谐的能量。
M·斯威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写道:“夫妻间最好的状态是双方都有责任照顾后方营地,都要追求各自进步,都要攀登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颠覆。要以爱为出发点,为对方的成长尽心尽力,甚至做出适当牺牲,才能获得同等乃至更大的进步。”
这就是最好的婚姻,简单中找到刚刚好的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