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的概念
错过
二、收获和摘抄
有一部分人则会主动跳出来,去总结经验,面对挑战。 这部分人不会仅仅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因为他们知道,世界在变化,你的舒适区也在变化,如果你不主动去改变,那么你就只能被动去适应。
这些总是把学习区当舒适区的人,总是那么令我肃然起敬。
很多读者看了我的文章都会说: 写得太好了,说得太对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再去回想一下读过了什么,估计也和我的上述反应一样:其实并没有真的听进去。
想起一句话,只有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当我们学习过程中,貌似大家都一样,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差异会越来越显现出来了,看的见的部分是大家都在学习,看不见的部分是,听进去学进去了多少。如何做?最基础的一条就是认定一个概念方法进行反复复习和练习,直到在大脑皮层上刻出一个沟回
有的时候,我们只是为了逃避困难而试着说服自己,这件事情和我没有关系。 就像我时常说: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但是大部分人只是觉得说的有道理,真正去践行的人估计还是少数。
仅仅“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另外一个“自洽的世界里”。 细想想,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 有些观念,你觉得跟自己有关,它也不一定会起作用;但反过来,若是你觉得与自己无关,那么它一定不会起作用……
难道这就是大道理我都听过,但是我就做不到的内心底层原因吗?
三、自己的思考
来自于【思考与行动】的题目
1.再次回顾你昨天罗列的那些经历,仔细看看,然后请努力回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你当初觉得“那道理跟我其实没什么关系”?
我想:原因有2个,1个是这些道理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搞懂,2个是自己太懒了,逃避困难啊。
2.虽然我们这个栏目是打开率最高,点赞率最高,回复率最高的一个,但无论哪一个指标,都从 100% 一路在接近三个月的时间里跌到 50% 以下——你觉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何处?
我想:可能是“以为某些观念于己无关”的关系吧
3.我知道有些人就好像小时候上课的时候一样,羞于课堂发言,甚至说服自己说:“我才没有那么显摆呢”……于是,每天几千条的留言之中,并没有你的影子。但,你能想明白你的这种决定“使得你一定程度上远离了那些有用的道理”、“不由自主地使你与那些道理少了一些必要的紧密联系”吗?你可以公开不发表留言,但,我很建议你找个本子写自己的留言与反思。读完这篇文章的你,应该知道我为何如此建议。
我想:知道的东西,当我们自己把它可以用自己话来复述出来,可能这个东西就真正进入自己的大脑中,融入到一整套自己的知识系统中了吧,才可能与自己过去的已有知识和未来新的知识产生新的连接,提升自己的知识维度级别吧。
4.我经常收到读者邮件,说,很多都是类似的:“X 年前我就读过《把时间当作朋友》,可最近重看才发现许多年前我其实根本就没有读进去过……”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我不仅主张“只字不差地阅读”,更主张“好书要读很多遍”了罢?
我想:我也是09年的时候通读过《把时间当做朋友》读的过程中也是非常的兴奋,感觉到自己的看到新的希望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貌似回头看过去,显然是没有进入到自己的脑子中,更别说如何的去用了。这个可能就是李笑来老师说的“错过”吧。
四、下步的行动
【收藏不是终点】
这里的收藏不只是普通收藏保存,还包括另一种收藏,就是做了笔记放在那里,对,例如这篇这类,不能学完了,笔记昨晚了,然后搁在那里结束了,这个不应该是终点,而应该是起点,改变的一个起点,怎么个起点呢,就是去试一下,行动起来(当我打下这4个字的时候,我心里一阵发虚,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