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3 推荐—纪录片—《三日为期》

前阵子,被封面的背影吸引点开了一档纪录片,《一千零一夜 出走季》,主讲人是梁文道老师。那一集讲的是《大唐西域记:被人遗忘的唐三藏》,我对于梁文道及玄奘法师取经都是略知一二,但是仍然被其中的解读与音乐感染。

由此我对记录片的看法被颠覆了。

今天,我无意中发现另一个纪录片《三日为期》,看完第一集,觉得这个团队制作的思路与角度不简单。

第一集讲的是在丙察察线上的一个旅店兼驿站的“老陈驿站”,以及在三天里观察到的各路想要成功通过这一条天堂与地狱之路的探险者们。

刚刚进入正片,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两个名字,俞灏明——担任旁白,曾轶可——音乐定制。于是我怀揣着好奇心开始观看。

关于人物和地点背景,剧组用很短暂的介绍带过。将重点放在了按时间发展顺序进行的镜头里出现的“素人”。镜头下的普通人没有任何光环,但是在听完每个人的讲述,却都觉得闪耀着自我的流光。

这是驿站老板老陈,古道热肠、消息灵通,越野经验丰富。

1. 第一位被聚焦的探险者是一个大学生——大梁。

骑着一辆前车轮只有钢圈的自行车,数天没洗澡,随处搭帐篷, 自备糌粑作为补给,体力和意志力充沛。

2. 第二位探险家是夜晚才到店的一名退休老人——许思义

只抱过孙子两次,与老伴各有各的爱好,豁达洒脱。

3. 第三位是一对从广东骑摩托车而来的老年组合——老埃,陈灿中

已远行多次,看淡生死,开起了生命的“玩笑”:如果出了意外,在外面用石头垒起来,这里风景蛮好的;在家里等死不如出来找死。

4. 第四位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小李

单亲家庭长大,想通过徒步行走摆脱内心的抑郁和压力

5. 第五位是带着妻子穿越丙察察的丈夫——张强

同时也是带着母亲的遗愿出发。

6. 第六位是一对青岛的父女

父亲想带着暑假回国的女儿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样也是想多点跟女儿在一起的时间。

7. 最后一位是骑自行车的一名小学老师——巫老师

以一个善意的谎言瞒着老母亲出来骑行,年过半百,洒脱的像个儒家学者。

正如这个节目的自我介绍一样:倾听力,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能力。

芸芸众生的言行举止在这个镜头和精心调配好的BGM下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继而刺激神经,传达到观者的大脑,产生妙不可言的共鸣。

每个人出行的动机不同,目的却都是为了通过那条天堂与地狱之路。

也许有人会笑他们的装备不专业,补给不充足,甚至有丢掉性命的可能。

纵然如此,只有当你往身后看到风景的时候,往前看就会有希望。

最后以这三天里的日结语,与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