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论》 马尔萨斯

看了人口论,其实里面一些观点挺让我感到新奇的。有时候读书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就会惊叹原来还有这样子思考事情的人,真的和别人不一样。

他用一整本书告诉我们人口的指数增长和食物的非指数增长不可能匹配。从而提出人口的增长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限度。我觉得他有很惊人的预测能力,在离我们那里遥远的年代,可以知道中国未来的发现面貌。真的一个人如果深入思考问题,那可能真的内心深处会有神算功能,这种神算,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拥有的东西。

书里面提到两个抑制,就是妨碍人口增长的手段或力量,包括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积极抑制理解为战争,疾病等,道德抑制理解为控制生育等。有人说,他的观点为战争的发动找了一个大大的借口。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子的,他只不过是总结了一些事物更深层的本质,他是从一个大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于他的这个观点我还是挺赞成的,当人类无休止地增长,整个地球上都是人,那么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对于人口的道德抑制即控制生育,我只能说这是最佳理想状态下的人口道德抑制,当地球人口数量遇上人类感性的思维的时候,这种控制生育的措施也会不堪一击。在一些传统落后的农村里,先代期盼的子孙满堂可以说是在他们眼中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类似于“人多力量大”。当子孙多了,就有了更多人去赡养。这种想法根深蒂固,源于一个一般规律——人的一生本身就是命定无数,总会有变故的。所以,他们的思想很难去改变,很难去驾驭,这也是人口增长和人的本性互相撞击的表现之一。

在他的书中,还有这样几个结论:认为工人贫困、失业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而是人口法则作用的结果。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平等社会制度,不过是幻想,相反,财产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出自人口自然法则的支配,工资的水平是受人口的增减而变动的。反对救济穷人,救济穷人即帮助穷人制造穷人。看完之后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很偏激的观点,很多人也不愿意去接受它。救济和帮助,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这是经常被弘扬的行为,作人要有慈悲之心,当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必须伸出援手资助。我们从小就这样子被教育,这样子做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然而他却说反对救济穷人,多的生产资料也难以供给穷人的存活。穷人家的孩子或许真的得花很多的力气才有可能翻身,这里的“很多的力气”其实就是超过八成他们还是个“穷二代”,这是事实,从理性上看,他的观点也许是对的。但是我觉得人是感性的动物,人是有情感的,对于人口统计,我们也应该把人的心理因素列入其中。就像金融理论中,耶鲁教授也把心理因素列为房贷指数的影响因素之一。凡事都有不定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多半是人的矫情在作怪。所以,当我们从小被教育为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那么当我们面临困境,比如家境拮据,我们还是想要向上攀爬,摆脱这样子的困境,我们还是想要做一个具备生产力的人,所以也有一部分人成功了。因此,在我看来,救济穷人不一定是制造穷人,因为我们都是感性动物。

读完后,我突然想到,当出现了一些在社会很难被接受的偏激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冷静下来,不要急着去否定它,想好源头和因果,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它,这样子才是正确的。

写于2017年1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躺在床上,气若游丝。我知道大限将至了。 我却很平静。 刚刚,我和归农说了我的遗愿。我死以后,他会把那支金钗还给苗...
    微风拂面阅读 919评论 0 8
  • 习羽扬的父亲或许是错了,或许是对了,这谁都说不清楚。安沫筱想到了另一个男人。那个叫风的男人。就像《安生与七月》里面...
    MissGirls组合Anne阅读 217评论 0 3
  • 夜深微雨醉初醒,明朝又是孤舟别 很多人很诧异我今天没有发酸文,有的人还问我怎么没有写点什么,我说我没有被生活get...
    醉溪笔谈阅读 286评论 0 1
  • 当人生还拥有完整时,你无法体会残缺之痛。 然而, 当生命有了残缺,你断不能再找得回完整。 如果,你还在,该有多好。...
    一生如燕阅读 2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