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和为理解而教
我们要追求理解的教育,而高密度的呈现研究成果的文本又不可能提供更具参与性和有深度的学习。
大多数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高度简化的事实观点,而几乎没有洞察收集信息和提炼事实的方法。(卡内基)
大多数教材涉及太多主题,但都没有对主题进行具体深入的探讨。课本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班级活动,但这些活动既没有与学习关键科学思想的学习行为相关,也没有帮助学生把他们所做的事情与基本思想联系起来。(美国科学促进会)
教材作为教学大纲:一个关键误解
单元设计的主要问题并不在教材上,而在于教授、老师或管理者是否也认为教材就是学习过程,所有的设计工作都必须按照教材来进行。与之相反,教材是支持预期结果的一种资源。即使是最好的教材,也许只能帮助你实现一部分的预期结果,而许多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有创造性的确定适当的基本问题、评估以及体验活动来组织单元内容。这些问题、任务和活动通常需要教师补充教材内容或根据需要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内容。教材既不是地图,也不是行程安排,而是在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旅行中起支持作用的旅游手册。
教材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大纲。大概念的揭示和意义获得在于合理利用多种资源和活动。因此。教师的工作不是灌输教材提供的内容,而是学会使用教材来协助完成目标。
教材使用中的揭示教学
课程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学习结果,教材是知识学习过程的一种资源。
预期结果需要特定的探究,通过体现理解的表现性评估来使用教材内容时,探究活动达到顶峰。
教材用来发现、揭示和探索学科中的基本问题和核心的表现性挑战。
节选教材内容,按一定顺序阅读,用于支持在预期结果中设定的学习目标。
教材是很多资源中的一种,因为教材通常只总结了重要的思想,掩盖了重要的问题和争论。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仅有责任选择好的教材来支持目标,还要确保使用教材中设计得好的部分,弥补其中不完备的地方,使教材在组织信息和提供练习,以增强关键知识和技能方面发挥最大作用。在大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持续的问题和复杂评估来组织教学,以及提供不同观点,教师们在这几方面通常做的还不够。
教材中陈述的内容通常有助于总结已知的事实,但是也可能会抑制更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的简化处理通常会隐藏一些问题、观点、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使我们最终拥有当前知识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是学习者达到理解所必需的。
你无法仅靠一些对已有发现的简化总结,就学会了应用或深入理解,没有人能通过在报纸上阅读比赛得分,就能成为优秀的棒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