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念并感知和活在当下,可以有效地缓解个人焦虑症

听了许多关于樊登老师推荐的书,并且有一些真的听了好几遍并且买的,这本正念的奇迹是其中一本也比较有代表性的书。

说起正念,可能一下子概念很难说得清楚,有点类似于坐禅冥想的方式,当下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或是你手上做的是什么事情,你就要把你的全身的感官和感知完全的调入到这个当下做的事情上,并且从容的,不急不慢的有效的完成,就是正念。正念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一种修行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需要秉持正念?我们现在社会节奏太快,很多人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往往很多时候都是互相交错的,生活中想着工作,工作中想着生活的琐事,很难做到完全的活在当下,沉着淡定的心态处理事情,所以就会有很多焦虑的情况发生,容易易怒,家庭关系不和谐,工作的情绪带到家庭里给家庭孩子,爱人,父母带来不好的情绪负能量。(当然我之前也是这样的情况并且经历过,深知这里面的危害的地方)。如果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无杂念从容的先把当下的事情按照先后顺序解决了,是不是就可以比较淡定的找好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呢?

如何练就这样的“功力”呢?如果每天抽出几个小时来全身心的做工作,做家务,把手上的手机放在一边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作业,哪怕你不一定要坐禅打坐,你都可以给你自己的心灵有个修行,即使那下你是在洗碗,那就认真的把碗洗好,然后再做下一个事情,把自己的思维空间局限在自己当下的环境空间内,这就是我们简单地生活中的修行。不带其他心思杂念的影响,每天几个小时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慢慢练习。

这本书的作者在问着他吃橘子的徒弟,橘子好吃吗?他的徒弟因为化缘回来口渴吃的狼吞虎咽,完全不知道吃的橘子是什么味道。作者笑着和他的徒弟说,吃东西要一片片吃,把所有的感知集合到嘴里,脑袋中出现的只有好好吃橘子的意念。好好品尝,徒弟再拿一个试了一下,果然比之前的橘子要甜了很多。这就是当下的感觉。

很多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产生的焦虑症,就是因为不知道活在当下,缺少或者完全不知道正念为何物,所以很多人产生了厌世轻生的念头,觉得做人很没意思。对别人要的太多,但是给与的太少或是学到的修为太少,内心的延伸不懂走向何处。缺少接纳和被接纳的感受,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那就集中处理当下的事情就好,不要给自己的内心无端的添加烦恼,因为这些烦恼十之七八都不一定会发生,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些来烦恼自己呢?为何不好好生活呢?一定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END---

好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