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娃被夸:"怎么这么听话啊!从来不哭不闹,也太乖了吧!”
从来不哭不闹这句话有点夸张,但与其他一岁多的宝宝相比,确实很乖,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一直很省心,吃喝拉撒都很有规律,这都必须感谢一个我素未谋面的大师:鲁道夫`德雷克斯,是他的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指导我科学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少了许多烦恼。
01 知己知彼:明白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熊孩子让人头疼,不听话/不遵守规则的熊孩子经常让大人感叹:真让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实际上,大人不但没有办法让这些熊孩子停止自己的不良行为,还往往会因为情绪失控/妥协/突然决定等方式落入熊孩子的"陷阱"之中,任由熊孩子摆布。
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知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才能对症下药。
熊孩子的错误心理动机主要有四种:寻求过度关注/权力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熊孩子的"捣乱"问题。
例如,我正在看书,我家闺女在一边玩耍,她玩一下就要跑到我身边来抢我的书,被我赶走了没过一会就又过来骚扰我,这个时候,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我的关注。
但实际上,她完全可以自己玩耍,之所以来骚扰我,是因为在她的错误观念中,只有妈妈关注自己并且陪她玩耍的时候才是爱她的,如果妈妈在做别的事,就意味着忘记她了。
对于这种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如果我不断地妥协,例如放下书去抱抱她或者把书拿给她玩,那就掉入了她的"陷阱',不但会给我自己增加许多无尽的烦恼,而且还会影响她学着独处和独立。
所以我决定采取书中的办法来应对,那就是,当女儿来骚扰时,淡定地起身,对她说:"去玩儿你自己的玩具吧。"然后走出房间,到其他地方去看书。这就叫做:不轻易取悦。
我要让孩子明白,妈妈可以对她说不,可以不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同时传达一个信念,相信她可以自己一个人待着。
果然,当我走出房间不一会,她就不哭不闹地自己玩耍了。这让我明白,之前和她说教或者吼她都是没用的,有时候言语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一个坚定的行动,反而效果更好。
再举一个"权力之争"的例子,当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权力之争"就成了亲子冲突的最主要根源。
你有可能会大吼大叫,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有可能你会采取暴力,但孩子比你更凶,诸如在超市闹着买零食,在地上打滚,把家里翻个稀巴烂,你让他做什么他偏反着来,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比如我的女儿,吃饭的时候会用手抓勺子,把手伸进碗里乱捏一通,或者边吃边呸呸地吐你一脸,我和她爸简直要被气死了。
我们和她说了很多遍不能这样,还打过她,但没有任何作用,她看到我们手忙脚乱,咯咯大笑,我们越生气,她就越来劲,这不就是权力之争吗?
我们要求她必须规规矩矩地吃饭,她偏要用捣乱的方式来挑衅,我们生气/愤怒,实际上是在向她表明我们束手无策,她赢了。
十个月的小婴儿都知道通过哭闹去驭使大人为她服务,当我们明明很生气却还是给她端饭喂饭的时候,我们就输了,因为我们在权力之争中已全面落败,沦为她的奴隶。
当她享受这种大家被她耍的团团转的乐趣时,这种捣乱的行为就被强化了,她会想更多的法子来整我和她爸,这个小鬼,我差点都要上当了哦!
幸好看书了~当孩子进行权力之争时,两个方式会比较有效,一是离开现场,退出冲突,让孩子的拳头打在空气上,二是采取坚定的行动,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对父母无效,并且自己还会不舒服时,他就会停止自己的行为。
我的尝试是,当孩子吃饭又开始捣乱时,停止喂饭,并且和她说:"好的,看来你已经吃饱了。那么我们就不吃了,等到下一顿再吃。"然后就把饭拿走。如果过一会她饿了,也不拿东西给她吃,注意,这不是惩罚,而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不按时吃饭就得饿肚子。
饿个一顿没啥关系,饿了之后她就知道必须要吃饱饭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发脾气,也没纵容她的行为,而是用行动结束了她的捣乱,并且离开了现场,不搭理她的吵闹,她发现自己做无用功,就不闹了。吃饭学会了好好吃,因为不好好吃,不但没人理她,而且她还要饿肚子。
02 养成习惯:用规则和秩序帮孩子构筑安全感
德雷克斯在书中写道:“规律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继而产生真正的自由。”
的确,从早到晚的生活养成习惯,用明确的秩序来帮助孩子形成规律,孩子就会富有安全感,不必因为担心变化而手足无措。
娃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我和她爸还没醒,她就自己在床上玩一会。等我醒了,就会抱她去小便,这就是习惯,很多大人也有这个习惯,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
如果她想大便,她会推醒我说"呸呸",这是我们和她约定的暗号,要拉臭臭的时候就说"呸呸",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把她,免得拉在尿不湿里她也不舒服。这个约定是她11个月的时候形成的,那时我们和她说了这句话,每次她说呸呸的时候,我们都表扬她鼓励她,这样就更强化她大小便提醒我们这个行为,也让她自己觉得很高兴/很骄傲。
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排便的事烦恼,强迫孩子练习排便,做的不好甚至会让孩子产生恐惧。但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相信这是人的本能,在恰当的时机传达出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有掌控感,孩子就会表现越来越好。
排便结束,洗脸刷牙,然后让她自己玩,等我问她"吃饭要不要?"她点头的时候,我们再带她吃早饭。
这里提一点,对于一两岁的孩子,问她是非问不但可以锻炼他的思维,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在做选择的过程中更加自信。例如,问他"这是不是爸爸?""吃馒头,要不要?""出去玩,可以不可以?"
孩子不会说话,但是可以通过点头和摇头来做选择,父母通过孩子的回应和孩子有效沟通,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正向的反馈。
吃完饭之后差不多到十一点,孩子玩累了,我们问她,要不要睡觉?当她说要的时候,把她抱到床上,她自己一会就睡着了。
午休起来,她要小便,要吃饭,要玩耍。到了下午六点,她要洗澡,洗完澡必须让我们带她出门去散步。
散步回来,差不多九点,这个时候,她要喝180的奶。
我们的一个习惯是,喝完奶必须喝水,要漱口,免得蛀牙,跟她说了一次,她懂了,所以就成了习惯。喝完水,她指着牙刷要刷牙,刷牙这个事,我们不强迫她,但是她很羡慕大人能刷牙,所以拿着牙刷就很激动,像模像样地刷,可能她很有成就感吧。
一切就绪,到了睡觉时间,我们进卧室关灯,我说到睡觉时间了,睡觉好不?她点头,于是把她放在床上,轻轻拍两下,她自己发呆,我们都不讲话,差不多一两分钟,她就能睡熟。
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可能不一样,但每个孩子都应当有固定的生活习惯。我的孩子有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时去很远的外公外婆家,但不管在哪里,生活习惯是不便的,这样,孩子觉得安全,也不会恐慌。
03 相信孩子:不要让你的保护成为他成长的阻碍
有的孩子从小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他们用报复或者自暴自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气馁。
如果做个不争气的坏孩子能够让自己被注意到,那又有何不可呢?
实际上,当孩子实施报复行为或者放弃自己时,是他们最需要鼓励的时候。
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替他操办一切的家长,表面看来,是这个家长好爱自己的孩子,实际上,这是在用自己的行为表达对孩子的不信任,让孩子沉溺于依赖而丧失自理的信心。
就像《我家那小子》里朱雨辰的妈妈,特别骄傲地说自己每天早上四点起来给儿子炖梨汤,操劳孩子的大小事情,可是她根本没有想过,儿子是否需要她这种道德绑架似的付出。
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在该睡觉的时间却大吵大闹不肯配合,抑或是恶作剧地拿气枪打人……这些行为,父母应当容忍吗?还是说,只要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让孩子高兴,这就是好的父母呢?
不是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对“爱”的定义是这样的: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也就是说,父母爱孩子,不是光有爱心就够了,他还需要有爱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促进孩子心智成熟,并且愿意为了获得这种能力而一并付出努力的意愿。
当我们说自己爱孩子,说自己是为孩子好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到底是为了让自己舒服,还是真的为了让孩子好。
孩子在公众场合抓准我们怕丢脸的心理,大吵大闹地逼我们妥协,以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比如买个并不需要的玩具。
我们妥协,孩子停止哭闹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让自己不丢脸呢?
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就应当坚定地拒绝,不理会孩子的吵闹吵闹,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坦然接受生活中的挫折,明白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如他所愿。
我妈经常说,你们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不需要你们操心。这是多么无私的决定,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
事实的结果是,当我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和其他同龄人的家庭作比较时,我会特别自卑,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收拾家务,我的家里也经常是一团乱麻。
不可否认,我的妈妈是家庭主妇的典范,做任何事都井井有条。可是,当我反思自己时,我常常想,她到底是爱我,还是因为怕麻烦或者为了让人觉得她很伟大(可能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动机),所以剥夺了我学习如何生活的权利?
北师大著名教育专家钱志亮教授曾说,当孩子两三岁时,就可以“允许”孩子做家务了,孩子的责任感,参与感,以及自我效能感,都会因为做家务这件小事而大大提升。
我们可以决定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做家务吗?当孩子尝试扫地或者自己叠衣服时,我们是微笑着鼓励还是嫌弃地让他走开呢?
钱教授说,自己女儿两岁多就自己洗内衣,孩子每天都特别高兴,因为感觉自己像个大人一样了。他说,哪怕半夜起来偷偷帮孩子再洗一遍,也不能当面打击孩子。
孩子和大人是平等的,如果说父母在为家庭操劳,那孩子就不应当只享受家庭的果实,他也有也有为家庭作出贡献的义务。父母,不应当只是任劳任怨的奴隶。孩子,也不应当只是为所欲为的小霸王。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没有人是天生的好父母,
还好,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