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辟”岂是一分之二?

宋慈《洗冤集录》〈序〉首句为“狱事莫重于大辟”。意思是说,刑狱之事中最重大的就是死刑案了。这里的“大辟”指死刑。

“大辟”指称死刑的说法由来已久。《书·吕刑》云:

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劓辟疑赦,其罚惟倍;剕辟疑赦,其罚倍著;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大辟疑赦,其罚干锾。

这里讲了对处以墨辟、劓辟、剕辟、宫辟、大辟这五刑而有疑问的人,通过交付罚金予以宽免。

这种说法晚近也很常见。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三)》 云:

就在那‘三·五’事件之后,国内又流布过这样的谣传,以为我被日本政府递解回国,已经遭了大辟。

然而,“大辟”和死刑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大辟”指死刑呢?

有学者解释说:

古代处以死刑称“大辟”。古代处死罪犯以刀斩之或斧砧之,受刑者一身分为二,故名。

这有点望文生义,而且,没有列举文献上的例证,犯了文字解释的大忌。

“辟”的原意实际上为行刑。

据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 “辟”字条后姚孝遂按语:

从卩从辛,会意。辛为刑具,会用刑具施刑于跪跽之人,故有法义,有罪义。在西周金文中,辟有治理、法则、君王、官长等义,皆与本义相关。

下图为李学勤先生主编《字源》所收“辟”的字形演化表。商周时期的“辟”字,左边的跪跽人形非常明显。右边所从“辛”字为刑具。两部分合起来会意“行刑”。

因此,“大辟”即大刑。大刑也就是死刑了。这即是“大辟”指死刑的由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刑罚最为一种血淋淋的残酷形象而存在,无论是在奴隶制刑罚还是封建制刑罚时期,其都是统治者为了“刑一人而戒千万人”而用...
    绿子Midori阅读 9,522评论 12 16
  • 最近换季,连着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天气阴冷。早上起来,常常发愁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穿一套,不好看,换一套,太...
    冬日暖阳蓝天阅读 1,666评论 0 0
  • 公元2016年12月5日,周日。 鱼翔浅底 阳光明媚 用闫明永老兄书法培训班专用笔 小朱朱网上购得的手工毛边纸, ...
    淮高刘溪专用阅读 2,750评论 0 0
  • 对于一个好多年不自己写文字的人来说,有时觉得200字也是个小挑战。今天上午主要在路上度过,下午稍有忙碌。晚...
    燕遇萌萌阅读 1,274评论 0 1
  • 新的一年,希望我爱的人一切都好。新的一年,希望我未来的男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我们没有相遇的日子里照顾好自己。
    只会读书的呆子阅读 95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