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中国

——《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读书心得18

一口气看完了施展的访谈章节,仿佛是看历史快闪,新鲜,吸引人。我也喜欢看历史类书籍,但基本上是纯事件、纯喜好、纯片段的看。

而施展老师能够从源头、用系统工程的探究方式,引经东西方文化案例,寻根问源,尝试对一个3000年文明大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建立起新的解析框架,从学术的角度阐述国际秩序的底层逻辑,洞悉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能从这样的视角和视野看中国,很佩服,虽然我不全然了解历史,也不完全理解里面的一些观点,但真的长知识了!也勾起了想进一步看《枢纽》的欲望。

直接抄录部分经典语言:

1.中国史就是一个共生演化的体系演化史,这才是完整的中国。中国和西方之间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相互敌对的关系,而是既有对抗性,又有中国和西方相互塑造、相互生成、共生演化的过程。

2.在古代史的部分,如果没有草原民族,高原民族和中原文化的互动,中国就不能称其为中国。在近代,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加给中国的屈辱,让中国不得不打开大门和世界交流。中国也不会走向现代的中国。之所以到今天为止,中国还在延续这样的繁荣或者民族的坚韧和发展。是因为过去跟外来力量、不论是草原、高原还是西方相互之间的融合,锻炼了中国的容纳能力、转变能力和坚韧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孵化出了中国新的发展方向。(俞老师这段总结的真好!)

3.(五胡乱华)这些历史根本不是野蛮战胜了文明,这些历史是有组织战胜了无组织,真正的力量来自组织能力。文明是基于更高级的里面以及更高级的治理技术。对于真正有活力的文明,野蛮从来不是对手,真正意义上有活力的文明可以碾压野蛮。(对混乱的正解)

4.文化只是为大一统提供了一个正当性,大一统与否还是由财政和军事结构来决定的。(不难理解为什么秦国可以实现大一统,为什么导弹一射,湾湾回来的声音就大了。)

5.超大规模性可以解释两件事:第一,中国为什么能维系大一统;第二,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

6.中国和世界需要共同往前成长,你越成就别人,你成就自己的机会就越多,你的利益实现得就越多,如果你不肯成就别人,你自己的利益也无法获得实现。(国家之间如此,团队个人呢亦如此。)

收尾还是用其中一句话,“我们不能只站在二维的角度看问题,也要纳入别的要素,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维度,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立体的中国史。我们面对世界的时候也会有更平和的心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