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是近来感悟的概述,当然并不是思考的全部,事实上我自己眼下也处于梳理阶段,会陆续通过写作完成,这个过程是极为欢欣的,成长、尤其是认知的升级总伴随着极致的快感。
昨日文章最精华的可以说就以下几点:
1、永远不要觉得某种成长方式是最高效的,总会有更高效的,就像自我辩论在强度上就比反省日志高出不止一个量级,但反省日志依然是最基础且有效的理性成长方式
2、环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强迫自己身处一个最前沿的城市、最卓越的群体当中,不惜一切代价!
3、人天生会对自己宽宥,且在不知不觉中,永远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思想的懈怠,满足意味着止步不前
4、社会分工更趋细致,个人力量会被分薄到极致,我的办法就是组队提升战斗力,加大生存概率
5、自身成长是核心考虑因素
首先得养成“成长为乐”的基础价值观后才算进入人生快车道,光靠热血是无法持续精进的,得热爱才能在每天的十几个小时中乐此不疲,并总能找到自身的不足来改善,使自己的成长速度更快一些,意志力这东西有被严重夸大的嫌疑,反正我自己取得的这点微末成绩没一项是靠意志力完成的,所以要对坚持、毅力等约定俗成的褒义词心怀警惕。
为什么必须养成“成长为乐”的价值观,深入骨髓、刻在基因里?
内在逻辑很简单,以乐趣为驱动才能持续“待己如仇”的精进,必须“待己如仇”是因为面对的诱惑太多,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多,无时无刻不在腐蚀自己的心志。
我们不妨逻辑周密的尝试推导一下,科技的发展客观上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堪比君王的待遇,在北京的任何一个区,你只需躺在床上按下一些按钮,就有名厨将世界上任何一种名菜烹饪好,保鲜保温封装好,由外卖专人送至家门口;或者可以“钦点”一位名厨上门烹饪,然后由阿姨安顿收拾;我们可以点任何可以想到的服务上门,清洁、按摩、家电、造型、女士的着装、美甲,如果出门,只要有需要,有任何款式、级别的专车等候服务,试问历史上君王也不过如此吧?
科技越来越发达,服务越来越细致,体验会越来越周到,VR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会将人类体验上升一个档次,理论上再也不需要出门就可以有真实的体验,既然在床上就可以得到一切,那又何必下床?甚至会开发出某种帮助保持身材的技术,帮助人类在床上一直躺下去,这些只是一些现存的和可推导的诱惑,我敢断言未来某天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享受是我们现在世上最精英的一小撮人可能达到的极致,就像今天的每个人都如以前的君王一般,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抵御无处不在的诱惑,还能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呢?
如果沉迷于看似美好的生活中,那么未来的管理层--我不知道是政府或是联邦啥的--治理成本将会低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一些如VR的标准设备、一张床和足以果腹的美食,仅此而已。
我不知道吴军老师给出“只有2%的人可以安然跨入智能时代”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人类其实是在极度的便利、极致的享受中沉沦,自己放弃了精进的勇气,是啊,所能达到的物质享受不过如此,何苦还要自找不痛快?
人生是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他人实在无权干预。
只是那些精英在俯瞰芸芸众生时,不知作何感想?亦或者是就如看蝼蚁一般不会牵动半分注意力?
每当想到这种可能,我总是一股寒气直冲大脑,发自心底的害怕,可能是我曾亲眼见过活在最底层群体的状态,这份害怕就分外寒冷,我不要把自己交付给他人生产出来的诱惑之中,身体(包括大脑)永远是最足依仗的第一序列机器,我警惕一切可以让身体麻痹的便利,虽然有闹钟,可我依然信赖自己的生物钟;有电脑器材,我依然每天练贴写字;有携带方便的电子书,我依然每天会读纸质的带油墨香的书;有各式便利的APP,我依然手写记录时间、反省日志,可以点便利的外卖,也会走路到餐馆用餐,还会和妻子时不时的在家烹饪;既要享受于服务的便利,但不能沉迷于这种便利,时刻保持警醒,所有的服务都是我的奴隶,可用不可依附,从最开始就有意识的把使用手机时间控制在每天90分钟之内,就是有一天没有了互联网,依然可以恬淡自如、安之若素。
唯有专注自我,尽可能练就金刚不坏之体,各式诱惑百毒不侵,才可能在清醒中提升往上爬的概率,这个时候一个有共同价值的群体就非常重要,战友就是在软弱懈怠的时候给予力量、支持和再次战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