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都比你了解我,说什么喜欢

     

  最近这个月去裁缝店去的比较勤,因为买了好几条裤子。前天又送裤子去店里的时候,刚准备说出自己的腰围和裤长。想不到裁缝店老板早已经记熟了,当他展示给我看的时候,分毫不差。有一丝夸赞生意人的精明,也有一丝莫名的感动。

      国外的学生有榜有眼的拿出中国离婚率的数据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离婚率那么高?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数据,不过确实是很高的。我只好幽默的回答“我还没有结过婚也还没有离过婚。也许等哪一天我离婚了,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不要有这么一天。”静下心来思考,才觉得我们这一代是不是太快了?我见过只认识一个月就结婚的,我不能确定他们婚后会是怎么样?但我觉得他们所需要的磨合远远的还没有到来。我们生活在充满竞赛的时代,前面的人觉得我们垮掉了,后面的人觉得我们老掉了。小时候比谁拿第一名,长大了比谁的工作好,谁的老婆漂亮,谁的车气派,谁的房子更大……。也许是这些东西让我们疲于奔命,我们都已经忙到没时间去约会,去相互了解。就像兀自在网上写文章的我,每次都想着搭上几张精美的图片。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他们很轻易地的出结论:“图片不好看,内容大概也不会有多精彩吧。”

       还有朋友问我“你觉得相亲靠不靠谱”?刨去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不谈,我是不太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的,他今天对你一见钟情,难保不会对别的人一见钟情。没有两个人是天生就合适的,也许你见过我妆容精美的样子,那你有没有想过我邋遢在家的样子?你也许见过我神采飞扬、充满自信的样子,那你有没有想过我喝醉后难过而失意的样子?有时候我们容易把别人的有点放大,有时候我们又容易把别人的缺点放大。一个人为了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也是愚蠢而可笑的,我们只能在合理的区间内有限度的互相宽容。当有一天你们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游刃有余的处理不同意见,至少是能够求同存异的,在我的心中这样的恋爱或者婚姻是最好的吧。

      前阵子流行的一首歌叫《从前慢》,像一颗针直抵人心。所幸自己经历过那段从书信到手机的年代。在没有智能机的时候,期待回信的心情忧伤而热烈的。那个时候学校的信件都送到图书馆,每天放学后都会跑到那里查一查有没有自己的信。当你拿着信从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离去再到角落里打开自己的小秘密,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到后来,家里有了固定电话。每次趁着爸妈不在家给那个人打电话,当听到她妈妈的声音时惊慌失措的说打错了的尴尬。再后来,用自己的奖学金和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第一部直板按键手机。熟悉到与老师四目相对的时候悄无声息的发送短信,熟悉到键盘上的字母都磨掉了。那时候班里面有手机的人还不多,也不害怕辐射,枕着等待短信的轻微震动是最踏实的事。有时候睡醒了,手机还在手里。再再后来,直板手机变成了半智能的诺基亚手机,再后来诺基亚手机倒闭了,换成了最新款的三星手机。再后来,都不记得已经换了几个手机,当初的幸福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以前也谈过几个女朋友,最长的有两年多。都不记得分手的时候是为了什么争吵。也有人说过喜欢我,我只是笑笑。就像我的文章标题,连裁缝都比你了解我,拿什么说喜欢。之前听过一个有关心理学的小知识:“如果有什么事情,你能够坚持六个月,那么你成功地几率会很大。”想来也对,六个月大概足够去了解一个人了吧,六个月应该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了吧。2013年在川藏线上的时候,偷偷地许下了一个心愿:“一定要和未来女朋友一起骑行到西藏,如果我们到西藏还没有分手,就求婚。”那时候想着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经历什么困难,怎么样才能够建立牢不可破的感情?我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不会如现在所设想,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一天遇见你,在同一列车厢、在平凡的菜市场、在食堂桌椅的对面……,然后一起去完成我们所向往的美好。

     喜欢一个人是慢慢的,我希望每一段爱情都慢慢走近,然后携手走远,从我们最好的时候到我们不得不分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