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两只笔筒

我家有两只笔筒。一只可以算得上是古董;另一只虽然较新,却也是工艺品。

古董笔筒是上辈传下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县里的文物工作者到我们那儿去考察新石器时代——“山背文化”遗址,我父亲和其中的一个有交情,他到我家来玩时聊着聊着就把那个笔筒给他看了。他仔细地翻过来倒过去地看了好一会,说是清代什么年间的,有200多年了。如按现在的市价,大概要值好上千元甚至千多元了吧。

这个笔筒是瓷器,满身是浮雕式的梅花花纹,釉色也很漂亮。

我家是教育世家,从祖父辈到我女儿四代共有几十个人教书。祖父是我县著名的教师,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教育,曾任江西省奉新师范校长。他精通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和书法的隶书,在这几方面可以算得上是我县的顶尖人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县政府和教育局曾为他百岁寿诞开了庆贺会,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到会讲话,他的不同代的学生分别送了匾,其中一块上书“一代师尊”。这块匾放在我叔叔家保存。我叔祖父也是我县的著名教师,毕业于上海美术高专,在美术和音乐界享有盛誉,他和我祖父弟兄都是我们县教育界的泰斗。

不过,此笔筒却不是祖父传下来的,而是我母亲家的东西。我母亲家也是有文化的家庭,这东西是她家祖上的,可能是我母亲喜欢这个小玩意儿,在嫁给我父亲时就顺便带到我家来了。后来他们一直带在身边,文革时“破四旧”都没把这东西“破”掉,也可以算是奇迹了!也许是在笔筒上找不到什么“封资修”的东西吧。由于父母亲都是在我这里逝世的,所以这个笔筒就留在我这里了。

笔筒的底部有个文字标识,是“怡合”二字,不知是什么意思。那个文物工作者也说不清楚。这是个遗憾。

另一个笔筒是十多年前我去韶山旅游时买的纪念品。在韶山的广场旁边,有许多卖纪念品的。我看中了这种笔筒,竹子做的,工艺不错,很漂亮,而且是一套两个,大的套着小的,很精致。我买了一套回来,大的送给了我哥哥,自己留下小的。

笔筒的正面有“妙笔生花”四个字,下面还有一些图案,很文雅的,这就吸引了我。我想,摆在书房里,跟那个古老的笔筒不就形成了一旧一新的对照了吗?这未必不是一桩雅事。

从韶山回来后,我觉得要送点什么小玩意给哥哥,就决定送个笔筒,当时我女儿还有点不乐意呢,因为她们也喜欢,想在她们的房间也摆上一个。不过,她们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还是服从了我的“全局观点”。

两个笔筒,一个放在我的书房里,装着钢笔、铅笔、毛笔和签字笔等,另一个放在通往客厅的小房间的窗台上。这个小房间是我女儿的卧室,书桌就放在窗台下,也算是满足了她们的愿望了。

现在用电脑了,用笔的机会不多了,笔筒是不是会退出书房呢?我想不会的。我的两个笔筒起码是工艺品,还有一个是古董,是文物,我会把它们一直留住的,我的女儿也肯定会把它们一直留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火龙果:大猫,你以后也不要抽烟好不好?我不喜欢烟味。 大猫:大猫不抽,火龙果放心。我之前偶尔抽,但是一抽脑袋就晕乎...
    猫先生的猪阅读 163评论 0 0
  • 本文所指的标签是指那些描述一个人缺陷或荣誉称号等方面象征性的词语。 当你在从事或者即将从事某件事情时,你的内心里可...
    毛正奇阅读 287评论 0 0
  • 上周六《小概率中的大方向》讲座,博士提到一句话,I=-log2(熵),是说信息的价值与其发生概率成反比。今天想到,...
    宋仲安阅读 182评论 0 0
  • 一个人加班,写东西很无聊。坐在咖啡馆,看人来人往,习惯了一个人静静的坐着发呆。偶尔听到旁边位子几个姑娘讨论的话题:...
    daphnexin阅读 142评论 0 0
  • 成就梦想的路只有四步: 第一步: 【相信】 选择之前可以怀疑, 选择之后必须相信。 第二步:【决心】 你的决心决定...
    Applestar英语老师阅读 4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