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引领水稻丰收 金色田野绽放希望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说:“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水稻增密增穗技术,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辐射带动水稻大面积均衡稳产增产,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500公斤,全年水稻总产量近七千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努力做到农业大有可为。

技术到村,金色田野绽放希望之光“我今年一共种植了近三百亩晚稻,选用的都是镇上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推广的高产优质的穗粒兼顾型品种,并且全部采用了自治区农业农村局提倡的增密增穗技术,每亩用种增加到1.3-1.6公斤,每亩有效穗数增加到18万穗以上。根据这几天的收获情况与往年进行对比,平均亩产都超过了500公斤获得了大丰收。”莲山镇上莲塘村50多岁的种田大户陈初念满脸笑容说道。

因地制宜,金色田野绽放希望之光。推广应用水稻增密增穗技术,是基于广西本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长期实践经验,提出的水稻大面积均衡稳产增产的妙方良策。水稻增密增穗技术主要通过优化品种搭配、适当稀播匀播、工厂化育秧、适当增加抛插密度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形成高产水稻群体。今年初,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出台《广西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增密增产目标,推动增密增穗技术落地。

政策到村,金色田野绽放希望之光莲山镇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点落实水稻增密增穗项目行动,通过稻谷生产补贴、宣传推广农技技术等政策支持带动农民水稻增密增穗种植,做到“优种、精播、适栽、严管”四融合。今年我镇实施晚稻增密增穗种植面积超过两千亩,覆盖全镇11个自然村,预计亩增产能达两百公斤左右,有效拉动了全镇水稻单产提升,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年丰时稔,稻谷飘香,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2600多亩成熟晚稻的收割工作已陆续进入了尾声,走进莲山镇上莲塘村,一片片金灿灿的稻谷映入眼帘,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野上,微风吹过,稻香四溢。不远处,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高效运转,从割稻到脱粒、碎秸还田、再到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仅需大约十分钟,便能完成一亩稻田的收割作业,金色田野正绽放希望之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